死亡,对小学生来说是遥远的,但有的时候,死亡却离我那么近。
六年级时,我们班转来了一个新同学,叫张民。他成了我的同桌。
这个同学个子不小,跟我一样算是我们班个子最高的同学之一,因此我们都坐在了最后一排。不过他却过于瘦弱,弱不禁风。而他惨白的面色,也跟他的身材形成了完美的搭配。同时,他还有严重的黑眼圈。从现在来看,他应该有严重的心脏疾病。不过在当时,我们没人懂得这些。
他是个聪明的孩子,不过可能是因为身体方面的原因,或者就是天生的,他十分内向。我跟他比起来,算是相当外向了。我基本没见他跟除我之外的同学说过话。
他跟我的话还算不少,因为我们放学也是同路,因此他跟我保持着顺畅的沟通与交流。他喜欢读书,这一点跟我很象,我们还常交换图书来读。我记得我有一本很喜欢的书借给了他,而他是用他最喜欢的一本书跟我换的,他借给我的书好象是讲一个鸡头国王的故事。
每天放学跟我一起聊聊天,我想可能是他最快乐的时光。
而在聊天时,我听他讲的最多的,便是“死亡”。
他的讲话中,充满了对死亡的渴望。与我们这些普通孩子害怕死亡不同,他对死亡不仅不排斥,而且充满了向往。他认为,那是最后的解脱。他还讲了许多自杀的办法,并且他告诉我,他都试过!他最接近死亡的一次,是吃药。他曾吃了大量的药。普通药片太苦,他吃不下,吃糖衣片的话,又太甜了。他那么瘦弱,只要吃一点点东西就觉得很饱,因此,他弱到连吃药都能吃到撑得呕吐以至于吃不下而中止了自杀!
有一段时间,我有点惧怕他。他的外表,更象是死神家的孩子走错了人间。不过,在我把话题岔开以后,讲到其他事的时候,我觉得他还是非常的睿智的,而且我也能从他身上学到一些优点。比如,他非常善良,对弱者充满了同情心。同时,他对历史非常有兴趣,尤其是对三国演义的所有情节,他都张口就来,水平不见得比我的爷爷差。
寒假结束,开学的那天,我很早就到了学校。不过张民没有来。直到全体同学都坐好了,等着张老师来讲话,他仍然没有来。我转过头,看了看他空荡荡的书桌,心里有种不详的预感。张老师也来晚了。他急匆匆地走进教室,还没有站到讲台上,就边走边大声说了一句:“张民死了!”
同学们都十分惊?,只有我,非常平静。我一点都不意外。常常吃药吃到撑得吃不下,这个结局是肯定的。不过我没想到会这么快。
那一瞬间,我似乎觉得,张老师大声说出的那四个字特别熟悉,好象不是第一次听到。不知道是不是我的幻觉。
我不知道是该同情他,还是为他惋惜,还是我后悔没有更好的开导他、帮助他。直到成年后我再次回忆起他,再加上我学过的知识,我才知道他是有严重的心理疾病的,不要说当时的我,就算是优秀的心理学家或是精神科医生,都不一定帮得了他。
我的同桌座位,空了很长时间。有的时候,我的东西可能会放到他的桌上,我也会不自觉地说一声:“先放你这一会啊。”我知道那里没人,可是我忍不住不说。
他的书仍然在我这。我借给他的书,他的父母托张老师还给了我。我要把他的书还给他父母时,他父母拒绝了,他们让张老师带话给我说,书送给我了。他们听自己的儿子讲起过我,张民说,我是他最好的朋友。他父母说,我们的儿子,一生中就只有过这一个朋友。
据说,张民死的时候,炉子上正烧着水,他的父亲回家后,看到炉子上呼呼直响的水壶,还有就是张民在床上剧烈挣扎后无力地倒在炕边,枕头上,褥子上,和他的嘴边,都是白沫子和丝丝的血迹。
他死的时候,一定非常痛苦。
现在回想起来,他可能是死于严重的心脏疾病加上长期大把地吃药而造成的身体损伤。
张民在我的生活里,算不上我最好的朋友,可是,我是他最好的朋友。他短暂的一生,多么孤独与无助。他的父母可能一直都不知道他的心理活动和内心的痛苦,而我当然也没有机会跟他的父母讲过。他的父母只看到了他临死前的挣扎,时间很短,可是,他那短短一生的挣扎,却无人能再了解,再体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