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还讲过另一个故事。(以下故事由奶奶讲述,经过我的加工呈现给大家。)
故事发生在1948年。
那一年,辽沈战役正在进行中。解放大军已经包围了锦州市,而战役正围绕着这个城市激烈地展开。
锦州一直是东北地区的兵家必争之地。从明末开始,这里就战乱不断。在明末孙承忠抗击后金开始,这里先后受到过两次屠城。一次是后金,也就是大清的前身,在攻陷了锦州以后进行了一次屠城。杀光了城里的男丁后,将老弱与妇孺带到北方为奴。第二次是明军自己屠城,锦州总兵祖大寿为了显示被围困以后誓死抗敌的决心,杀光了城里所有的妇女和小孩以明志,她们都是军人的家属。而后率军投降了清军。原因是在城外解围的洪承畴没能按下属吴三桂等人的建议,尽快进军消灭围城的清兵,却相信了清兵议和的建议,结果错失良机,使清军后方承天府的全部由老人和孩子组成的后备军按期抵达,在清军内外夹击之下,十三万明军加上近三十万的民夫被杀得血流成河,鲜血染红了整个宁锦防线。见解围无望,祖大寿率军投降了清军。
所以说,锦州现在的人口,没有原住民,均为外来人口。锦州的人口构成,除少部分山东和附近的移民外,主要人口来源于河北等地的军人和戍边的民夫。这也是锦州地区的口音与辽宁其他地方完全不同,不象山东而更象河北的原因。
锦州的苦难还没有结束。一九三一年,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随后在三个多月的时间,日本军横扫东北,但在锦州等地遇到了阻击。东北军放弃了抵抗,在他们逃离锦州的同时,在锦州周边的一些土匪武装展开了自发的抵抗,在暧池塘等地与日军打了几仗。据奶奶她们讲,当时在我们的老家附近的大虹罗山附近就发生过战斗,数百土匪武装在此建立防线,与日军激战一天一夜。乡亲们自发地送水、送粮、送肉。第二天,拉走了十八大车的双方尸体。但是,终因武力相差太大,土匪们也撤走了。他们中的许多人,后来参加了东北抗联。
锦州的抵抗激怒了日军,日本派飞机对锦州市区进行了轰炸。中国辽宁的锦州(当时锦州属热河省),成为全世界第一个在战争中受到敌人飞机轰炸的城市。日军对锦州市区和平民的轰炸,开启了空军对敌方的平民实施无差别轰炸的先河。
时间到了一九四八年底,这里又一次成为战争的焦点。国共双方的军队,共一百多万人在这里展开了空前的大决战,而对锦州市区的争夺,更是中国近现代战争史中的一个经典战例。
城里城外的形势越来越紧张,爷爷和其他的男人们,在最初的几天,还可以到街上看看热闹。有一天下午,城里的一个弹药库爆炸了,大火烧了一个下午。城外的枪声和炮声越来越密集。有一天下午,爷爷跑回家来说,“城外的八路在攻城了,那人死的啊,跟下饺子一样。”
当时的市民,长期受到国民党反对派的反对教育,称解放军为“八路”,并且告诉市民,八路要是进了城,大家都没好,谁也活不了。因此,“八路”在许多锦州市民的心目中,是十分可怕的。
我最初听到人死的象下饺子一样的时候,并没有太在意,因为我们家里都是吃蒸饺子,一个一个地放进锅里的。但后来我在大食堂看到往锅里下水饺时,一下子明白了爷爷的意思。一大面板的饺子,忽拉一下子全倒进了锅里,剩下几个粘上的,用手一划拉,也全下去了。看到这个场景,我立即想到了爷爷讲的,攻城的士兵象下饺子一样,是什么含义了。
爷爷他们告诉大家,今晚可能要过不去了,大家赶紧进防空洞吧。
这时的奶奶已四十多岁了,有了五个孩子。最小的孩子是我的父亲,当时刚两岁多,还要奶奶时时地抱着。大家纷纷收拾东西,带上点吃的,都钻进了防空洞。
下午的时候,有一颗炮弹落在了我们家的院子里,有一个邻居的老太太在出防空洞回家取东西时被炸死了。从这之后,人们再也不敢离开防空洞半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