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幼儿园时,因为心里上火,吃不下饭。不过随着对集体生活越来越适应,吃饭就成了一天中最开心的事情之一了。
幼儿园的伙食,跟我们家里比起来,要好得多。这一点是我到幼儿园以后感觉到的比家里要优越的最重要的一件事。也是,我家里交的费用,平均下来,我一人一天的伙食费,比原来家里四五口人一天的伙食费,也少不了多少,因此吃的当然不错。
家里的时候,奶奶做饭都是很清淡的。这确实是一个好习惯。我的爷爷活到九十一岁,奶奶八十七岁,都可以算是长寿的了。而且,他们都是年老自然死亡的,除爷爷有白内障视力不好,参加集体劳动时受过寒有长年的老慢支(慢性运气管炎)经常咳嗽外,他们都没有什么其他的慢性病,更没有三高糖尿病之类的富贵病。这都是清淡饮食带来的好处。不过对于成长中的儿童来说,这样的清淡饮食并不可取。
有人对中国古代人的身高进行过统计。以汉朝为例,汉朝的贵族身高在一米七二,而平民尤其是普通的农民,平均身高只有一米六。相差很大。究其原因,一是贵族的饮食好,营养好,从小就在优越的环境中生活,二是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汉朝以及之前的朝代,中国的贵族和知识分子的所受的教育,可不只是四书五经,而是六艺。包括了琴棋书画和骑马射箭等各种技艺,其中武术的教育也是最重要的,因为在那个时代,只有参军打仗才能获得贵族身份,他们的子女也会按照这些要求进行教育,所以,他们在基因里就是军人,从小受的教育也是以军事为主,文化为辅的教育,他们并不从事劳动生产,所有工作和志向都是管理国家、杀伐征战,所以他们的身高比普通的劳动者要高得多。各方的能力和素质也要比普通百姓高。而普通人民群众,长期被这些贵族统治,劳动所得大部分交给了这些征服了他们的贵族们,因此从小就营养不良,并且没有受到过相关的教育和训练,因此他们的平均身高也低得多。
所以,儿童们的营养和饮食是十分重要的。现在的家长们也千万不要忽视这个问题。
在家里,我们的主食大致有两种,一个是高粱米饭。有干饭,有稀饭。另一种是玉米饼。那时的玉米饼可不是现在的那种玉米饼。那时的玉米饼里没有糖,也没有白面掺进去,没有现在的玉米饼好吃。当时这种饼也叫“大饼子”。所谓的“凉锅贴大饼子”,指的就是它。大饼子有两种做法,一种就是把玉米面团直接贴在大锅的边上,锅底是汤,如炖豆角或是熬酸菜,边上就是大饼子。记得在我小学的后期,有一天想起了小时候的大饼子,金黄的,在我的印象中非常好吃,就跟父母念叨这事。刚好他们也想再吃吃忆苦思甜饭,于是就跟邻居说了我们的想法。邻居家的叔叔从他们单位的食堂给我们带回来了几块大饼子,糊了巴屈的,我尝了尝,直接吐掉了。一点都不好吃。
可是我小的时候就是吃这个长大的。
玉米饼还有一种做法,就是把玉米面团先用酵母发起来,然后放进锅里蒸。蒸出来后,可真是金黄的,很松软,也比在锅上贴的大饼子好吃多了,这种饼子叫“发糕”。每次蒸好以后,奶奶打开蒸锅的盖子,一团团的热气散掉后,露出了里面的发糕。这时的发糕是很大的一整块,铺满了笼屉,热气腾腾,金黄金黄的,满屋的香气,让人馋涎欲滴。然后奶奶拿把刀来,在锅里将这一整块大发糕切成若干块,装进盘子,就可以上桌了。
上完主食后,再上菜。菜一般有炖豆角或是熬酸菜。我最爱吃的是“烀茄子”。至今我还是爱吃这个菜,不过,怎么也不如小的时候奶奶做的好吃。而烀茄子中最好吃的,是茄子的尾巴。那时这菜是没有肉的,但是做菜的油是荤油,所以还是很香的。而茄子的尾巴不仅好吃,还好玩,奶奶把它称为鸡大腿,我和小波哥平均分,只有小孩子才有资格吃这个。还有一种菜我们都爱吃,就是炖豆角,而这道菜中最好吃的,就是豆角的豆子。在豆角吃的差不多的时候,豆子都会落在碗的底部,奶奶他们舍不得吃,她会把这些豆子收集起来,用线穿上,让我和小波哥拿着边玩边吃。有这个东西,我们可以连吃带玩地玩上一小时,这一小时是奶奶最不操心的时候。为什么没有我小妹儿的份呢?因为她那时还没牙,吃奶中,吃不了这些东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