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痴人说梦
吾写所梦所见,纯属无稽之谈,毫无根据,毫无事实。一些粗浅认识,也是无根之草,企望沃土栽培,若得君之赏识,实乃万幸!
感谢“短文学”平台的无比包容,不吝赐教,让愚者的小梦得与登上大雅之台。愚者无欲无求,只是想让自己的一点小小心灵,得以舒展开来,没有君的允许,岂敢擅自离开!
有人纯靠偶像过活,好像离开了偶像,他们就无法生存了似的。按照时尚界的偶像也是一种励志象征。按照虚拟界的偶像则是一种精神寄托。时尚界的偶像还可以模仿,虚拟界的偶像无法想象,更不可能效仿。你的虔诚能不能得到回应,就看你的本身造化了,犹如上级给你安排的一道工序,你是否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或是预定的一段行程,你是否能按时或者提前到达,或者根本无法到达,但凭着你的意志和“一定要”的精神,感化了某种神奇力量,使你在特定时间、特定境遇下,发挥出了一种“超能力”,使其本来无法实现的,仍能如愿以偿。像这样的人,才是配得被效仿的对象,但他们自己仍然是很谦虚的,同样不能称为“偶像”,充其量称他们为“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懒人和庸人的偶像就是他们自己,把自己装扮成好像要别人崇拜他们一样的,刻意打扮,反而是自找麻烦。
网上有一篇文章《谈谈媒介与偶像崇拜的关系》,其中谈了偶像崇拜三大特点:一是感性—虚拟化;二是反叛—宣泄化;三是消费—商业化。文中也引用了美国心理学家霍妮的话:“人在追求虚幻的理想自我的同时,会夺取和耗损建设性的力量,从而疏远和脱离真实自我。”
现今人为的偶像太多了,你崇拜得过来吗?洁在梦中就见到了好几起,有人说媒,有人看相,有人烧香,有人磕头,有人前脚进庙堂后脚踏院行,有人在外有礼到屋骂爹娘,有的出门卖身求荣回家趾高气昂,有的台上仗势欺人台下似猢狲,等等,举不胜举。
这个讯息相当发达的信息社会里,专有一部
分人负责制造一些让人费解的不可思议的讯息,就让你去猜,若是你的说法,无论是现实的,还是网络虚拟的,不管是崇拜的,还是感谢的,若有表述不当,你就有可能成为甚至被批判为“第三者”的形象。除非你是出来自拍的,或是出来骂街的,你才有可能被贬为“庶民”,否则,你就是“第三者形象”或是“被怀疑的对象”。
闲言少叙,书归正传。且听洁继续他的痴人说梦。洁以为他在干一些受益民众的事,其实人家就没有把他当回事,当玩物耍了而已。因为人家在缘木求鱼,而他在埋头拉车。一个爬到没有鱼的树上去找鱼,一个在不明道上卖力拉车,二者大相径庭,费力不讨好的事不要干。你若认真,别人记恨你;你若不认真,别人误认为你不注重。两者取其中间最好,处于认真与不认真之间,正如齐白石所说:“作画妙在似与不似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只要把人的关系处好了,一切都好说。这是小道。凡事讲求个精准度,则是大道。然而生活中,又有太多的近视值,究竟你能精准到哪儿去,人家会相信你的刻度值吗?所以,大道不常有,小道而常在。假如说,休养生息是大道,喜怒哀乐是小道,反过来,恰恰影响休养生息的是喜怒哀乐,一个喜怒无常的人,能生活好到哪儿去,不见得。
洁急匆匆地从楼上跑到楼下,要参加一个演出,主持人已经到了那里,一会儿,人到齐了,演出开始。一人演说了一半,二人弹了一大段,三者评书了一部长篇小说,四、五、六接替上。有的演评剧,有的演快板,有的歌伴舞,有的舞伴歌,反正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一台好端端的舞台戏,绝不会被几个不像样的节目搞杂,大家都是有水准的样板戏。弄得看得人眼花缭乱,真不知从哪个角度说点好的来,因为都已经变成“怪味胡豆”了,成了人家的下酒菜。你若要问,味道如何?你自己去品尝吧!学术学术,不学就无术,就在中间多难堪,干脆不学无术,就听听八卦新闻算了。
就连坐个车,就有可能玩出新花样来,是男男一车女女一车,还是男女一车,还是男男女女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