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七章 制作-第2/3页

加入书签
    接下来的日子,陈凯自然天天跑电视台,租借人家的设备,见缝插针地搞后期制作。杨灵萱也不打扰他的创作,从公司里挑出个业务员来给他跑腿打杂之后,自己便去了忙自己的事。

    从数码世界返回电子技术刚刚起步的年代的人。才能深刻体会没有数字的生活是多么不便!就说电视台现在的播放技术,还是用着很原始的录像拷贝带,她就是想直接灌录成VCD,也没办法在电视上放,得让陈凯先制作成正规的影带。接下来她才能想办法给转换成VCD光盘。

    录像带转录光盘,需要用到视频采集技术。杨灵萱之所以跟粤东电子研究所达成合作协议,其中一项为的就是这个技术,没有这个技术,光靠她手里头一家小小的光盘厂,一台刻录机,就只能直接制作新的光盘而已,无法把市面上已有的各种影音磁带专辑都转化成光盘。

    幸好电子技术方面的研发周期都不长,很多技术只要有了思路,再借助电脑的强大运算能力帮助,很快就能搞出来!因此实际上,这个视频采集研发技术已经进入到了实验室制作的阶段,等到实验室成品做出来并测试通过,下一步立刻就可以联系投资商,将成品工业化,实现批量生产销售。

    杨祚明对光盘制作技术和这个光盘刻录技术都很感兴趣,这些都是跟他的电子厂产品VCD机息息相关的下游产品技术,他感觉双方的关系就好像唇齿一般,离了谁都很难发展起来,好看的:。

    但是杨灵萱并不打算将这个下游技术也交给父亲,她清楚的知道,VCD机只是使用光盘为载体的其中某种产品而已!电脑才是未来光盘被大规模使用的关键!所以,别看光盘的生产成本比生产电脑或者VCD机都要低,利润微薄,可那数量堆积起来,却是了不得的庞大!

    二十世纪末期什么技术最赚钱?当然是数字技术!

    星光公司研发部电脑房,六个年轻的程序员都在认真工作,每两人占着一台电脑,紧张的分别作着图形操作界面的各个分区板块的建立和完善工作。

    经过他们将近两个月加班加点的努力,这款被命名为“orld1.0”的,基于386硬件配置基础的英文版操作系统已经具备了初始的雏形,正在按照杨大老板的要求,往上添加一些实用软件,比如纸牌、扫雷等小游戏,还有一个叫做“我的文档”的文件夹里的文件创建保存删除功能、记事本功能等。

    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系统功能,就是主要交给了国家计算机研究中心来做的一款办公软件,包括文档的编辑修改排版、图表的制作和数据关联计算以及幻灯片的播放三大功能板块。

    几乎所有电脑人都觉得杨灵萱的要求繁多,太追求综合性的功能了!办公软件还好,部分有钱的单位买回去可以用得上,但那些个小游戏要来干什么?难不成单位买了电脑回去,还能允许管电脑的员工上班时间玩游戏?多余嘛!个人用户的话,他们喜欢玩游戏,自己去买游戏磁盘来安装不就好了?

    虽然有腹诽,可没办法,这款图形操作系统是大老板要求开发的产品,跟国家计算机研究中心的合作协议也写的很清楚,合作开发哪些产品,由星光公司说了算,因为经费主要都由星光公司来出。所以,只能是杨大老板怎么要求,他们就怎么做,只有建议权,没有决断权。

    而杨大老板的决策是错误的吗?没有人知道,只有人猜测她的产品可能会赔本碰壁。

    因为这个时候的美国,有家公司去年也推出了视窗操作系统,但是因为功能不全、容易死机蓝屏、界面不够亲和力等等原因,饱受用户非议,并未造成威力巨大的市场影响。很多人因此并不看好图形操作系统的未来,绝大多数用户依旧忠实的在用着稳定的DOS操作系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