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未雨绸缪-第2/3页

加入书签
    既然光刻机难造,干脆不造,先把VCD机造出来好了!音频解码器这个东西,画成图纸之后,不过是集成电路板的复合体,按照当前国内电子厂的生产能力,应该可以造出来。再解决掉其他诸如传输带、读写光头、机壳、包装之类的生产问题,VCD机的生产线也就建了起来。

    杨灵萱还真不怕VCD机造出来卖不掉,虽说现在没有VCD光盘销售,可还有日本进口的CD不是?她造的VCD可以向下兼容,比进口的CD机便宜,却能够正常播放CD,这就不愁销路了!

    为免将来麻烦,可以公对公地进行VCD机委托制造,杨灵萱打算用上星光公司的名义,将国内的整机专利也申请下来,受益人挂公司名字,同时成立公司科研部,发展自己的科研小组,将来谁要对公司推出的电子产品有什么疑问,她便能够推说是公司研究小组的集体劳动成果了,具体你想知道是谁的研究成果,对不起,公司秘密!有本事挖去。

    为了让自己掩藏得更好一点,关于这个目前还子虚乌有的公司研究小组,杨灵萱还提前跟杨凌天和杨灵雁都通了通气,告诉他们,自己打算利用读大学的便利,从学校里挖几个人才回来,成立研究小组,从事电子方面的研究工作,其中包括服装设计师,为杨灵雁的服装部门工作。

    服装设计师是干什么的很好懂,杨凌天有疑问的是电子研究人员,不明白自己一家倒卖电子垃圾的小公司,要研究人员何用?

    杨灵萱的解释是,公司将来的业务重心将会放在倒卖洋垃圾上面,而电子类的洋垃圾中间,肯定会夹杂着许多有用有价值的东西,一般人看不懂,可要换了科研人员来,说不定轻易就能从中发现可供利用的技术或零件,通过研究,就能模仿制造出国外的先进产品来,这比直接卖垃圾还赚!

    杨凌天被她这理由说服了,转头又说给了老爸杨祚明知道,杨祚明自己就是电子方面的技术人员,听到杨灵萱这种看起来匪夷所思的构想,愣了半晌,却越想越觉得有可行性。

    最后杨祚明反倒显得比杨凌天还要积极,把收购洋垃圾必须的通关报关资格审批这种麻烦无比的杂务给揽了过去,亲自替三兄妹去跑关系,托人办事,要求就一个:将来公司购进来的电子洋垃圾,发现特有价值的零件啥的,也要送给他一份!

    老爸为了获得有高科技含量的电子洋垃圾,也插进来一足,真是出乎杨灵萱意料,不过这事儿她前世那会听说得多了,沿海一些小城市就是靠洋垃圾发了大财,把人家废弃了不用的电子零件选那些坏得不多的出来,修修补补,转手就作为进口的好零件给高价卖出去,从中谋取暴利。

    既然前世这种事都能成为一大堆小城市小县城的产业支柱,说明倒卖洋垃圾是真正可行的事,通关不成问题,关键是你能不能想到这条财路,有没有资金投入,有没有货源。杨灵萱现在,大概只是指引着杨凌天把这种事提前了那么一两年来做而已!

    她毫不怀疑,等自己这星光公司靠倒卖洋垃圾起家,大发横财之后,沿海那些聪明的奸商们,立刻就会跟风,然后各种类似的公司就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像雨后春笋般冒将出来!

    后世要到九十年代末期,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这种接收西方电子垃圾的环境危害和人体危害才能表现出来,引起许多人的关注,在那之前,所有人看到的都是发展二字,经济需要发展,国家需要技术,都在洋垃圾里头能轻易找到,就算某些清醒的人士知道有危害,也因此无法阻挡这个产业发展壮大。

    不过这一世,杨灵萱暗暗决定了要努力使得国家整体科技实力超越欧美,反过来让欧美的人抢着贩运从华夏流出去的东方垃圾,彻底洗刷今日不得已引入有害洋垃圾的耻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