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西(十三)之 大小链

加入书签


        这个链,不是手链,不是项链。是防滑链。

        先前的防滑链,是塑料那样的一种东西。

        这种东西,网上从几十块到几百块都有,我买的也就是一百多的。在实际使用上,也确实能够起到一些效果。但是,这看起来塑料的东西,容易断裂,绑带以及卡扣也都容易损坏。短期临时使用还可以,而在苛刻条件下的话,很快就作废了。

        而后买的是金属链,是传统的防滑链。

        这样的链条,我是很熟悉。因为在**十年代,我在甘肃武威生活过。

        河西走廊的冬天,滴水成冰。从航校到城区中学区区十六公里的路,班车平时半小时,冬天有时候要走上一个半小时。

        即便是在汽车里,每次呼吸嘴上也都是哈出几丝白气。车轮带着这铁链子转动,发出规则的咔嚓咔嚓的声音,犹如催眠曲一样,车上大多数人在这样的节奏下昏昏欲睡。

        这种东西,在北方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但是陇海线向南,却基本没多少人人知道。

        我因为是需要出入西藏高原,所以随车就装备了防滑链。一开始是最上边的那种黄色的类似塑料的。结果用了两次,就彻底损坏了。

        于是,就分别再购买了两副金属防滑链。

        而购买和使用这两副防滑链的经过,就是我今天的故事。

        那么问题来了,这两副防滑链,一套是筷子那样粗细的,另外一套是很重的有拇指那么粗的。其中价格便宜的是220元,价格贵的是450元,一个便宜一个贵。

        请问,哪个贵哪个便宜呢?

        根据常识,粗的重的,其成本也要高许多,那么必然也是贵的。反之则是便宜的。

        事实却不一定是这个常识。

        那还是要从邦达镇上山开始。

        大雪封山,就在上山车子左崴右拧的即将抵达垭口那两百米的时候,车轮在雪地彻底打滑,无法前进。

        我只能停下车,和车上的小伙伴取出图一中的黄色的塑料防滑链,安装到驱动轮上。一个轱辘上标配是三块板子两个轱辘是六块。但是,在先前翻越东达山的时候,已经磨损报废了三块板子。

        剩下的三块板子,一边车轮绑一块,另外一边车轮绑两块。然后我缓缓的起步,其他人也都下了车在后边推着带点劲。

        可是,路上的雪已经压成了冰,实在太滑了。车轮转动,很快的把剩下的板子也甩飞了出去。

        于是,将车一直倒到了方便调头的地方,缓缓下坡回到了邦达镇。

        在邦达找了汽修的地方,有防滑链卖。一副防滑链要价六百。不让价。

        我却是知道,那只是两三百的东西。但是人家一点也不让,就是这个价格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