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蒸馍、鲫鱼汤

加入书签


今年李家庄大丰收。秋收完,生产队就开始交公粮,算工分,弹棉花,榨花生油芝麻油棉籽油,分红薯玉米黄豆高粱棉花花生,分各种油。农村没有地方买油,这一次分的油要吃一年,小说里说的吃猪油都是在骗人,70年代的豫北农村,一年只吃一次肉,再想吃肉也没有,农民没有肉票。

        这一次的交公粮和夏天里的不同。夏天里交的就是小麦,秋收交的主要是玉米,红薯公家都要的少。农民辛辛苦苦一年,收的细粮没有多少进到自己的嘴里,但是大家还很满足,这可比□□的时候,吃都没得吃的可强多啦。不过这一季,大家分到手的粮比夏天多的多,主要就是靠这一季过这一年。

        李亮家今年工分比往年多不少,粮食也多。年景好,干活也多了一个壮劳力。李亮拿八分工就拿了二十天,之后都是满工分。李老蔫虽然还是八分,但是今年他很少再东跑西跑,而是老老实实的上工,偶尔请假也是去做席。今年工分值钱,一个工分值一毛三,他家今年三个劳力,工分上了六千,五口人分粮玉米分了800斤,红薯分了1600斤,高粱分了400斤,黄豆分了38斤,棉花十六斤,花生42斤,花生油3斤,芝麻油2斤,棉籽油9斤。扣掉分的粮食,还拿到了二十三毛四分钱。今年的粮食这次应该能够吃到明年夏天。玉米分的不少,黑窝窝头可以蒸的时候在外面包上一层玉米面了。

        一家五口商量好,花生油和芝麻油拿出一半给李秀芳做月子。

        昨天正说去沙家河,就有人来报信,李秀芳前天晚上已经生了,生了个大胖小子。李明李亮昨天一大早就把二婶送过去伺候月子,去的急,没带啥东西,兄弟俩跟爹商量今天还去。

        李老蔫昨天一听到闺女生了,就开始在家里折腾,挖出来十斤麦子去镇上磨成了面,还特意要的头道面。头道面白,给闺女蒸点蒸馍花卷送过去。

        蒸馍就是馒头,豫北农村把馒头分成蒸馍和卷子。蒸馍是圆形的,卷子是方形的,蒸馍比卷子多了一道圆馍的程序,就是把面剂子用手揉圆。说起来简单,但是揉的过程中要两只手配合,一只手揉,一只手大拇指把面团往里面塞,揉到表面光滑稍微有一点点粘手,再整形,醒上半个小时以上才上锅。这个揉的过程中手的温度会让面团再一次醒发,非常考验两手的协调性,不是谁都能蒸出来的。这样蒸出来的馍,从中间掰开,你会看到,是一层一层的,用手撕到皮,里面的芯可以一层一层揭下来吃。在没有机器蒸馍的年代,大家伙也都穷,细粮也少,走亲戚的时候,拿上十来个蒸馍就是大礼。办红白喜事的时候,大家评判这家席面硬不硬的时候,就要看席上的蒸馍蒸的咋样。要是白事的时候,给至亲的回礼中必须有的一样,就是蒸馍夹大肉片。

        李老蔫和别人不一样的是,他会双手圆馍,就是左右开工同时揉两个面剂子,还特别的快。这是他原来当厨师练出来的手艺。昨天磨了面,泡了老面头,晚上发的面,今天一早让老三去地里拔了几棵葱,他就在厨房里忙了起来。面已经发透了,高高的冒在面盆上面,均匀的大蜂窝,散发出一股怪好闻的发酵的味道。李老蔫把发好的面倒在干面粉上,抓了一把面把盆底粘的那点捋干净。然后开始揉,每次加干面粉,揉到表面光滑发亮还有一点点粘度,就放在一边醒十分钟,再次发酵,这个过程重复四到五次,感觉到面揉透了,把面一分为二,一半揉蒸馍,一半做葱油花卷。等到把蒸馍揉完,放在一边醒上,开始做葱油花卷。把面擀成薄薄的一大片,越薄越好,再往上抹一层薄薄的花生油,一层盐,一层葱花。因为李秀芳刚生孩子,那层盐特别的少,有个味就行。然后把面片巻起来,卷完后,压平,切成一个一个小长条,拿两个小长条交叉着这么一拧,就成了一个好看的千层小花卷。最后剩下一点面,李老蔫还拿了一点红糖给李秀芳蒸了四个糖三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