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司马婉儿传信-第4/5页

加入书签
        但过者,皆惊叹其家族之富足,皆惊叹其家族乃文传之家。

        司马婉儿就是这样家族出身的女子,既美丽又有质地。

        后长大成人,嫁给了杨子瑜的姑家表哥—黄一梦,因此,杨子瑜便叫司马婉儿嫂嫂。

        跟随车队前行的司马婉儿,于人群中忽地看到杨子瑜,那时,杨子瑜也正在看着司马婉儿,四目相对,然此时此境,不敢公然打招呼。

        杨子瑜只有紧紧跟随车队前行,唯恐再也不见了司马婉儿。

        至傍晚时分,杨子瑜随着车队来到宛城的泰昌楼下,车队中的人及其随从,都到里面去了。

        宛城泰昌楼,是当时宛城著名的八大楼之一的老字号,排在第四位,自宛城日逐繁华起来,泰昌楼就有了。

        伴随着宛城的风华,泰昌楼里饭菜风味也时时得到各地官府老爷和富家哥儿的赞叹。

        随后一些时候,不时增添一些别具一格的菜,一时间,泰昌楼誉满宛城。

        因为一直都想子孙后代代代能以此为业,持家,就起名泰昌楼,意思是饭庄稳定和合,生意兴隆,长盛不衰。

        车中娇客携众仕女上二楼雅致房间,楼下留下一众随车人。

        顿时,泰昌楼里热闹非凡。

        杨子瑜见司马婉儿随着那娇客上了二楼,他也至楼下,要了一个清静桌坐下,唤店小二过来,准备点一些酒菜,等待时机。

        店小二来到杨子瑜面前,仔细的看了一眼,纳头便拜。

        杨子瑜十分诧异,扶起店小二,仔细看看,原来正是江南福昌楼里的店小二。

        在江南时,杨子瑜常带朋友前往吃饭饮酒,曾经周济过店小二。

        故今天在宛城相见,店小二纳头便拜。

        店小二原名陈远诚,今日见到帮助过自己的人,心中十分欢喜。

        杨子瑜就喊陈远诚一起就坐,陈远诚自是不敢。

        杨子瑜说:他乡遇故知,本是高兴之事,但坐无妨。

        杨子瑜拿出钱来,安排了一桌好菜。

        陈远诚盛情难却,就陪杨子瑜坐了下来。

        杨子瑜问道:“远诚在江南福昌楼干的挺好,怎么到了宛城泰昌楼?”

        陈远诚说:“在江南时,因老母身体欠安,病重期间,得先生周济,得渡难关。后因母亲病重身亡,官府只管自己荣华富贵,不管百姓死活,江南民乱四起,官府打压不断,生活局面十分动荡,无法安稳度日,就埋了母亲,哭了一顿,远离了伤心地,来到了这北方的宛城。因在故土江南之时,也曾在饭庄从事,到宛城后,这泰昌楼正用人手,便入了这泰昌楼做了店小二。今日机缘凑巧,碰见恩人,心中十分喜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