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新民谣-第2/5页

加入书签
        王金林说:“那么多人一首曲子拉了几百遍,甚至一辈子了,也没有觉得有什么新想法?”

        苗凤玲说:“这就是天才的区别!一般人只是机械的练得熟练而已,天才就是用心去拉,还在思考着怎么变化和改进。丁文东同学,你在拉民歌时,有什么新想法?”

        那就来一段?丁文东就是个人来疯的脾性,一般人不熟悉他,大家都以为他是个木讷寡语的人,其实熟悉了,才知道他是个热情似火的人。

        没有西洋乐器,没有电吉他,只能调高音准,丁文东开始装逼,把人家的免费吉他弹得震天响,跟着开口唱的是李春柏的《小芳》。

        歌的词曲是没问题的,就是由他一个十五岁小年轻来唱,就显得不合适了,年轻是本钱,这种本钱不可能换来经历,没有经历,又如何能表现这种感情呢?

        苗阿姨就奇怪地盯着丁文东看,有点怪异的感觉。

        陶娟已经被震住了,这个丁小弟还真能折腾,来这里显摆嘚瑟起来,不过这还真是地方哈!

        几首新歌唱出来,在场专业人士对丁文东刮目相看。人家小小年纪是怎样做到的?听说了吗?熟能生巧,人家就是从一个巧字上悟出来的!有特殊的悟性,就是天才!

        丁文东陪着陶娟和整个乐团折腾到晚上八点半,总算是把另两首歌曲《我的未来不是梦》和《一剪梅》录制下来,苗凤玲对效果还算满意,也坚持陪到最后,还说等乐队排练了那两首性格,再找他来录音,然后还派车送陶娟丁文东回家。

        丁文东心里很不满意,因为,这首校园歌曲版的经典,已经被折腾成另类的民歌新民谣风味的新品种了。

        天气刚刚晴了两天,又下了一场大雪,地面的积冰还没有消融,蒙上一层积雪后,稍加踩踏,顿时就变得光滑起来。

        丁文东在小年之后第三天,到唱片社拿到三份稿酬,是刊登曲谱的稿酬,人家的发行数量已经是固定的,有印数就能算出稿酬。

        又在录音棚把小芳和朋友录制下来,社里做一张专辑,一张拼盘。专辑名字当然是主打曲《十五的月亮》,拼盘采用丁文东建议,就叫《新民谣》。

        《十五的月亮》这首曲谱,不只是简谱,还有五线谱和配器介绍说明,那是免费推广的资料,占了十六开杂志的五页版面,稿酬有四十七块二。另两首歌是只占一页篇幅的简谱,都是十六块八,加起来是八十块零八毛。苗凤玲特批的百元奖金,也一起领了出来,叫那个财务出纳眼热不已,喊着:“东子!这个月,你可比苗社长领的工资还多呢!”

        如果再加上陶娟和曲铃给的奖金压岁钱,这三首歌就能赚到接近三百块钱。

        东子成了名人,全社上下没有不认识的,一提起东子,就会想到那个新词,熟能生悟!当大家知道东子期终考试时,九门课目考了七个第一之后,这四个字也成为家长们教育孩子的口诀。

        一时之间,东子成了唱片社里小范围的热议人物。

        陶娟原计划放假后要随父母回老家过年的,唱片社已经通知了,除夕之前还要到电视台录制节目,供除夕之夜播放,她的行程计划被打乱了,只得和父母打电话说明情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