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立体仓库-第2/3页

加入书签
这种立体仓库一般是指采用几层、十几层甚至几十层高的货架储存货物,用相应的物料搬运设备进行货物入库和出库作业的仓库。由于它能充分利用空间储存货物,故常形象地将其称为“立体仓库”。

老头当时非常牛逼地跟我们讲解这种东西有多厉害,他说当时的那个仓库几乎是全自动化的。什么主体由货架,巷道式堆垛起重机、进出库工作台和自动运进出及操作控制系统。一大堆专业名词弄得我们眼花缭乱。虽然他之后给我们详细的解释了一便,但我们还是感觉听得云里雾里的。所谓不明觉厉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吧?

唯一听懂的就是下面的这一段了。这种仓库的货架是钢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或结构体,货架内是标准尺寸的货位空间,巷道堆垛起重机穿行于货架之间的巷道中,完成存、取货的工作。平时都是用叉车一样的东西把货物扔到起重机上面,让后随便按点什么东西,剩下的就全交给机器就好了。真是一个简单到白痴一样的系统,美国人就是懒。

根据货架高度不同,这种仓库可细分为高层立体仓库,一般是十五米以上、中层立体仓库,五~十五米,及低层立体仓库,五米以下,除此之外根据用途好像还有其他非常细致的划分,我是彻底忘了。

由于高层立体仓库造价过高,机械装备要求也很特殊、而且安装难度很大,老头告诉我这种超过十五米的仓库就算在美国全国土上也不会超过三位数,几乎快和熊猫一样稀少了。

底层立体仓库一般是用就要淘汰的老库改造过来的,是提高老库技术水平和库容的常用方法数量还算可以。

现在世界上最多应该是的是中层立体仓库。库容量很大,不像底层那样留有改造老仓库各种老毛病,也不像高层那样建造难度那么大。

那时老头调查的那个仓库就是一个十八米高的高层立体仓库,属于比较大型的高层仓库了。那里面保存着的好像是一种比较先进的轰炸机的发动机,当时苏联非常提防美国的战略轰炸机和核潜艇,拥有核打击能力的武器一直是两方谍报组织的重点对象。

这之中的各种明争暗斗老头倒是也和我们讲了不少,那真的是另外一种非常传奇的经历了。但是和这个故事并没有什么关系,我这里只好忍痛割爱了。

“我说你帮我们估算一下,这仓库大概能有多高?”陈在海在得到我肯定的回答之后,又转头问向那个工程兵。

那个战士稍微思考了一下,又借过矿灯顺着货架往上照了照,就得出一个结论,大概有八到十层楼高。

这个估计一下子就把我从回忆中带了回来。什么?十层楼?这是开玩笑呢!一般来说民房一层楼有三米左右,这十层可就是三十米啊,足足是标准高度的两倍了!本来这里会出现日本人造的立体仓库就有点不对了,他们究竟在这里存了多少东西啊!

这可是超过二十年前建造的东西了,那些山一样多的技术难题日本人是怎么克服的?而且这一造就是三个,我们还不敢保证这建筑物的其他地方没有类似的东西。

三十米......看着旁边用高耸入云来形容也不为过的各种货架,我突然觉得有些头晕目眩。

那个战士马上说这也只是估计,他手头上也没有仓库的规划图,真的是不是这个高度他自己也不好确定。但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大致就是这个数了,不会差很远。

陈在海轻声地喊了一声妈呀,看来他也意识到这仓库是有多高了。对它来说我们三个人比纸箱上的蚂蚁也强不到哪去。我忽然有些奇怪,陈在海为什么会知道立体仓库这种东西的?当时我们训练的时候,他应该还在莫斯科或者地质队呢吧?

我直接就把自己的怀疑说了出来,问他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家伙不会是有什么事情瞒着我呢吧?

他一听就笑了出来,说我实在是太多疑了。你一个没出过国门的土老帽都知道的知识,他这个留过学的人能不知道吗?别说克格勃的退休特工了,位于到莫斯科克里姆林宫附近的卢比扬卡广场11号的契卡总部他都路过好几次了。

“知道伊万那老小子来中国之前是干什么的吗?”陈在海一脸不屑地问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