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回 倡商道各村通有无 积财富何处愁生机-第2/3页

加入书签
    后于庄内后生中,各自选中对象,安家落户,生活美满。各成一家之后,也便搬出公用房屋。人丁兴旺,闲地尽辟,物产自然丰饶。这也便是当初卫平义聚众生的目的。只是如今已是超过之前数倍。

    你看这卫家庄,如今已是牛羊满山,骏马满道,鸡鸭满圈,五谷满囤,鱼虾满塘。外人初入庄来,谁能辩得出这是一座小山庄,还是一个大大集镇?此皆得益于一个“义”字。人如晓得这个义字,人聚必然财聚。如若相互倾轧,你强我弱,我弱他强,相互瞧不上,彼此为点蝇头小利也要争斗不休,还有谁人再来庄上?

    这次卫恒回庄,各人再议得十条,又是与前大大不同。十条一兴,卫家庄已然不是个庄了,应是一方商贾集散的中心。较周边任何村落也是强盛。

    当下卫恒叫来先生抄写出来,贴在墙上,大家见了无不叫好。卫恒便选了十余精干小兄弟,骑着快马,到得各村,将卫家庄众好汉的意思说了,各处尽行响应,争相仿效。

    自此,每月逢十之日,各地乡邻人扛马驮,车载牛拉,俱是自家出产货物,行走在各处道上,俨然如同过年过节一般热闹。人人都盼着这样的日期,就是无货可供,也要到卫家庄走一趟,看看新鲜,瞧瞧热闹。

    一个卫家庄,可以买到江湖中的鲜鱼,高山上的野味,四时的果蔬,田地中的出产更不必说,还有匠作之人,带来的铁器铜器金银器等,五花八门,不一而足。

    刚开始时,为免节外生枝,卫恒要派出得力兄弟,随同保护各村人员。路面有人问是到何处去,回复是去卫家庄的,便无人敢阻。后来,因各村人员习武已有时日,内中也有小成者,小事自可应付,便由他自身防护。

    再后来,卫家庄制一小铁牌,上书“卫家庄商队”,排了“一、二、三…”的顺序号码,再下面标记了自家村庄的名字。由此,道路渐渐畅通。卫家庄一时名声大噪,武林中人尽皆知晓,方圆四五百里地面,回复平安景象。也是乱世一大盛景。

    某日庄里得报,有一小村名唤“河湾”,也想加入商队,但村中派人往卫家庄来时,被附近山匪所阻,货物尽皆谅去,还伤了三人。村民无奈,只得悄悄央了别家传了音讯与卫家庄,求好汉相助。

    商道刚刚兴起,才有些名声,便有此事发生,卫恒格外重视。因玉琳此时待产,闻报之后,自己带了两名弟子瞿杰同与陈六,立时起身前往河湾。

    三人一路趱行,随同来人,自卫家庄一路往东而去。到了第三天头上,一行人来到一个大大的河道湾。来人道:“卫英雄,这便是河湾了。”

    卫恒于高处立马一望,真正好大一片河湾。只见这一带山回水绕,一条大河象一条“胳膊”形状,“胳膊”以内是座大山,山势高峻,远远向前伸出;“胳膊”以外是道巨大的山弯,将突出的那座山整个包裹在内。这样的形状,如同一个巨人,伸出一拳猛击对手,对手让出中门,以两臂双向包抄。

    山弯亦是极大,长度约略是对岸山峦的两倍也有余。人在岭上向下一看,河湾之中竹密林茂,一处处农家小屋,好似极小的白色幼虫,葡伏在地。农户的炊烟飘出来,又似薄而小巧的纱巾,轻轻悬浮在空中。

    河湾中,有一条小路,紧傍着河岸,穿过树林与竹林,如同一条细长的丝线,忽隐忽现,珍珠一样,隐而不断,顽强地自上游穿到下游。这条道便是山民们出山的咽喉之路了。

    弟子瞿杰同看了,忍不住对卫恒道:“师傅,这山真个好凶险。”

    陈六道:“山势凶险,山货出不来,内中必有文章。”

    卫恒细看了山势,对二人道:“寻常人难做贼;贼虽小人,其智不浅。你看此处山民路途艰难,山匪作恶必然厉害。”

    一行四人就在路边岩石上歇息半日,等到天色向晚,悄悄下到谷底,来人引领到一小院。一人急忙迎出,将众人请进中屋。

    这是一位中年村民,中等身材,面色黝黑,很是壮实,眼神机警。对面一眼,他即知中间一位是卫恒,急忙伏地拱手道:“小可沈金富,拜见卫英雄。劳驾英雄亲来小村,我等万分感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