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回 际会间奇人遇异兽 归隐后高士远谋-第2/4页

加入书签
    忽然,只见它眉开眼笑,手舞足蹈起来。卫恒心下大悦:是个解人意的灵兽呢!果如他所想,当他再次转身欲走时,忽然从空中飘过一个庞大黑影,平空飞掠二丈有余,落于他面前的地上,竟然了无声息,而且面他而伏!

    奇哉!奇哉!卫恒连声惊叹:世上竟有如此怪事!

    猩猩的举动,大惹卫恒动心。禽兽且能如此,人该灵异几分?!卫恒不禁肃然起敬,此时此地,他并不将它当兽类看待,而是看作化敌为友的对手了。

    卫恒以为,不需再当它太笨而要比划任何意思,遂双手抱拳,半真半假地当胸一揖,原是嬉它之意。

    猩猩也跟着站起,虽由于四脚着地行走的习惯,使它站起有点佝偻,但它却在努力站得尽量直些,也便朝卫恒双爪一揖!

    卫恒高兴不己,竟当它作人类,拉起它毛茸茸的“手”,立地一跳五尺来高,兴奋地欢呼起来。猩猩也跟着发笑,只是它的笑态,比哭起来更加难看而已。也是天佑机缘,让卫恒于绝地之中得识此天下奇兽。

    暂不提卫恒寻找玉琳一路之上多遇奇事,单说玉琳投慧如师太门下的经历。

    当初,玉琳从卫家庄负疚出走,当来到郓城驻马店,经金同夫妇及他们的女儿如婵引见,得以投在一代女杰慧如师太门下做了徒弟。

    慧如师太早年既是游侠,又且投身军旅。原系韩世忠元帅帐下大将张定松的妻子,随队编在韩夫人女营,原本就是一员沙场骁将。她不到十岁便习武,与张定松结为夫妇,行侠于川陕道上,虽则餐风露宿,却是意气相投,心有灵犀,果真是一对闲云野鹤,优哉游哉。后来金兵横行中原,两侠因恨其残暴成性,草芥百姓朝夕难保,大义感召,投在梁红玉帐下。自此夫妇伉俪比翼共击金兵,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民族战争中,视死如归,依仗一身武艺,身经百战,屡建奇功。

    黄天荡一役,被围金兵垂死挣扎,狗急跳墙,混战之中张定松大呼向前,突入敌群奋力拼杀,最终伤势沉重身透征袍。后来金兵重金悬赏,买**细引路,竟自掘开一条水道,余部于宋兵重围之下,灰溜溜逃窜。正当全营上下一片欢声震动之际,定松伤处之铅毒已然入骨。韩元帅夫妇早晚亲至榻前问候,令军中名医竭力调治。奈何重伤加上创口染毒,饶是华佗再世,依然无力回天。苦撑半月,张将军含恨归天。

    慧如师太当时惨痛欲绝,一时之间感觉身体早成躯壳,万念俱灰之下,她不顾韩元帅夫妇及各将军苦劝,悄然出家为尼,要于古佛青灯之下,守护将军灵位,以终老天年。为照顾师太,他们夫妇视同骨肉的徒弟金同亦追随来到郓城。

    自得玉琳为徒,慧如师太大喜,亲赐雅号,而她自己竟觉好似年轻了许多。她与玉琳之父熊知府有一段前缘,这已于前述过。不然,师太怎能收她为徒。说来这也叫天成的一段缘份。

    这样,如婵与玉琳做了师姐妹,在高师悉心指教下,二人功力日益精深,出脱得俱各才貌双全,风华绝世。

    慧如师太及金同夫妇,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尤其是金同夫妇,眼见得师母的武功有了传人,而且传人如此年轻有为,怎不欢喜异常。

    一日,慧如师太叫来玉琳及如婵(要论入门之先后,如婵当为长,若论年岁,玉琳当为长,但如婵甘愿以玉琳为长),慈眉善目地说道:“你们自随老身习艺,少者亦有年余,到得如今,对我所授之艺应有颖悟,为使你姐妹更有长进,今日为师收到一封江湖秘书,系我昔日姐妹所传。我将荐你们中的一人去她那里受教一二,将来也好取众家之长,融会贯通,自成一体,不仅保我技艺代有传人,而且也能让它发扬光大。”

    二人听至此,怦然心动。师太说只要一人前去,不知她老人家将选择谁前往?要说发自内心之真意,既学武艺,谁不想多从名师广而受益?但仅有一人能获此福缘。二人日同习艺,夜同枕眠,情实重于手足,故此,各自心下想去,但又愿对方能有机会获益。

    既不怀私念,二人都心地坦然地听师太往下交代:“我这姐妹迥于常人,不仅性如烈火,且武功超绝。她曾是梁夫人的左膀右臂,生于行伍,长在行伍。每临战阵,呐喊直前,刀林箭雨,视若等闲,如此气慨,虽男子也不及。后因军功累升为女营首领。战事既罢,赐归田园。她将所赐之高大宅第呼为‘绝情堡’,其中缘由颇多。本为战将,现为里舍村妇,已自郁郁。后韩元帅夫妇奸相解除兵权,岳元帅遇害,更使她疾恶如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