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陈东西给刘平原送《空船载月》-第2/5页

加入书签
        进得刘平原的门,两个10多年没有见面的朋友热烈地握手。刘平原把陈东西让进客厅,坐下。陈东西把手上的东西搁在面前的茶几上。

        客厅在最外面,比较宽敞,大约有30个平方。

        刘平原说:“刚才过来还顺利吧?”

        陈东西说:“顺利,只是糊涂了,开始敲错了门,打扰了你对门的邻居。”

        刘平原说:“怪我没有说清楚。”

        陈东西说:“哪里哪里,是我自己糊涂分不清东西了。”

        刘平原说:“堂堂大画家东西,居然分不清东西了。”

        陈东西说:“老了老了。”

        刘平原说:“也是的,我们都是候补老人了。”

        刘平原的妻子邓美鹃从厨房里端了一杯茶出来,她说:“东西呀,请用茶。”一副老朋友的口气。泡的是高级铁观音,她知道陈东西偏爱铁观音。

        邓美鹃身材高挑,瓜子脸,年轻时,当是美人一个。岁月这把杀猪刀,对美人更残酷,常常在她们的脸上抹上了更多的沧桑。邓美鹃也一样斗不过岁月,眼角露出了蛛丝马迹,原先丰富的胶原蛋白撑起的俊俏的脸,已显疲态。她还有一小瑕疵,就是微微有点哈背。据她跟刘平原说,是青春发育阶段时,**特别坚挺,令她倍感羞涩,为了掩盖,常常条件反射似地将背弓起来,久而久之,便落下了这个毛病。

        刘平原与陈东西,有近30年的交情了。他们都是清江省双江市人。还在特殊年代刚刚结束的1977年,一个以全市文科状元的身份考取了京华大学中文系,一个考取了中央美术学院;一个散文上了《人民文学》,一个画作《华伯伯教我们植树》上了《人民画报》,。他们被称为双江双杰。刘平原读书早,高中毕业考上大学时不足17岁,陈东西大两岁。他们的认识,是在当时的文化馆召开的一次座谈会上。座谈会是高校放假时开的,被邀请参加的,都是双江市文学艺术界的青年才俊。他们绝大多数均在外求学。

        刘平原的高考作文,曾轰动一时。当年清江的高考作文题为《心中有话向党说》。他的作文批判的火力很猛,超出了当时的舆论口径,起先,作文被阅卷者判为零分,后在讨论的过程中,受到了大多数阅卷者的肯定,形势彻底反转,被判为满分。消息过后流传了出来。

        双江市位于省会的南边,距省会大约200公里。

        陈东西问:“姚尔同老师怎么样了?这次回来,我想去看看他老人家。”

        姚尔同是当时市文化馆的馆长,可谓大名鼎鼎,欧阳河的长篇通讯,他是作者之一。采写长篇通讯时,他是广州军区政治部的宣传干事。姚尔同就是那次座谈会的组织者。会上,他把陈东西与刘平原一一夸了一顿,并告诫他们山外有山,眼光应放长远,争取做自己擅长领域里的大家,令两颗年轻的心热血沸腾。

        那次座谈会,是大学第一学期后的暑假召开的,类似的座谈会,后来还开过。

        刘平原有些伤感地说:“姚老师5年前已去世了,肺癌,很痛苦!病中我去看过他,只剩一把骨头了,逝世时我赶回去参加了追悼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