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前,李善长在世时曾说过:至倾国六十万尝试江流,牧野、昆阳、赤壁、淝水、古帝王豪杰能用其众者,未之有闻。陈友谅三楚骄雄,与上位并世而立,真乃再生刘项。
是的,这个评价不低了,也算是识英雄重英雄。
在杭州湾刚料理完沿海军户的事,就接到了楚王的密奏,朱雄英随即下旨亲军,拔营南下会稽山。
会稽山千岩竟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置身其中仿佛容身于世外桃源。
刘璟这家伙,还酸了一把,低吟道: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停停停,我说刘阁老,您啊,待会再酸。”
“这下面怎么办,干看着,不帮忙啊!”
东侧山谷杀声震天,楚、吴二王杀的正起劲,勾得傅忠肚皮痒痒的,勾的亲军上下也都跃跃欲试。
放着好好的叛逆不剿,非在这死人坟前耗着,这不是有毛病吗?刘璟面子大,还得请他帮着说说情。
刘璟一听这话,噗嗤笑了!锤了傅忠一把,笑道:“你呀,真是有辱斯文!这是禹陵,知道吗?”
亏傅忠还是勋贵子弟,大禹是什么人,是什么地位,他不知道?书读到哪儿去了?
呵呵,“仲璟,你还别不信!你问问他孔圣人的名讳,就知道了!”
朱雄英这话,傅忠就不服了,这不是小看人嘛!
于是,理直气壮的回了一句:“臣知道,叫孔老二!”
噗,刘璟这葫芦里的酒刚进嘴,直接碰了出来,一边咳嗽,一边指着傅忠,实在是没话说了。
这到底是个什么人中牛马,先帝怎么就选了这么个愣货,当女婿呢!
可朱雄英却不以为然,背手老神道:“聪明人用着是顺手,可莽汉更让人放心。”
这!皇帝这话,让刘璟不由的狐疑了一下,这是说谁呢?
我吗?不会吧,咱跟陛下从没有二心啊!
“陛下,您这?”
“仲璟,不要多想,朕说的不是你。”,话毕,朱雄英招了招手,示意侍卫们,将香桉和祭品摆上。
大禹帝,夏天子,于华夏有功,在他老人家龙寝之地,动了刀兵,不祭奠一番,实在说不过去。
“后生小辈朱雄英,今日多有叨扰,甚感惭愧,特备三牲礼,供奉先贤。”
“先贤治滔天洪水,划定中原九州,功业光耀千秋万代,让朕好生的钦佩啊!”
从帝王的角度来说,大禹这样的先贤,的确是后世帝王学习的楷模。在这样的伟人陵前,同为帝王也难免相形见绌。
“仲璟,你给朕说说,什么叫二王三恪。”
“回陛下,这二王三恪,又称二宾三恪,属于礼制,宾礼之一。”
历代王朝皆封前代王室后裔爵位,称为二王后、三恪,给予王侯名号,赠予封邑,祭祀宗庙,以示尊敬,显示本朝所承继统绪,标明正统地位。所谓“恪”,即表尊敬之意。
最远可追朔到尧舜,虞舜以尧的儿子丹朱为宾,称为虞宾,不视之为臣子。夏朝时,禹封丹朱于唐,封舜子商均于虞。皆不用臣礼,而用宾礼。
自此以后,改朝换代,即便是篡位得来的江山,也需在礼制上补全这一条。
比如,宋武帝仍封魏室之后为陈留王,封晋恭帝为“零陵王”,立都城于秣陵,皆传国至南朝齐。而后刘裕夷杀晋朝宗室,改封司马元瑜为零陵王。
梁武帝封齐和帝为“巴陵王”,迁居姑熟。后派郑伯禽弑杀萧宝融,另立萧宝义为巴陵王,传国至陈朝。
后梁开平元年,朱温封唐哀帝为济阴王,一年后将其毒死。开平二年,封唐宗室鸿胪卿李嵸为来国公,与隋朝后裔酅国公杨仁矩为二王后,通后周宇文氏子孙介国公为三恪。
......,至本朝,先帝封元皇孙买的里八剌为崇礼侯。洪武七年,礼送归蒙古,意在使其继承汗位,与明朝亲善。
“说白了,二王三恪,就是给没落的前朝皇族留一份体面,让他们得意祭祀自己的祖先。”
“恩自上出,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是以此显示自己博大的胸怀。”
刘璟说的是没错,先帝对陈友谅这个对手,也破格适用了“二王三恪”。封其父陈普才为承恩侯,其兄陈友当为归仁伯,陈友直为怀恩伯,其子陈理为归德侯。
相比于元末各路豪杰,陈氏一门,已经算是很幸运了。陈理也是真会办事,他祖父、伯父前脚蹬腿了,他后脚便偷偷跑回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