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第2/3页

加入书签
在她的记忆中,自从自己嫁到陈家,从没有看见过公公婆婆吵过一次嘴,也没有红过脸。公公和婆婆相敬如宾,公公称呼婆婆为奶奶,婆婆称呼公公为爷爷。婆婆说,爷爷,刀钝了。公公就把家里的大小刀具通通找出来,一刀一刀的磨,磨好了,用大拇指在刀口上轻轻拂一下,确定磨得锋利了,就把刀一一放回原处。公公喜欢抽烟,是那种旱烟,烟叶都是婆婆一棵一棵地种出来的,从不让周晓芳经手。婆婆种出的烟叶硕大无比,泛着绿色的光芒,烟叶长成后,公公就用刀从每一片的烟叶连着烟茎一段段切割下来,然后把烟茎夹在一条草绳的两股之中,烟叶垂着晾晒,烟叶只会稍稍收缩,绝不会卷起,不几天就变得金黄亮泽了。晾晒好了,再用厚厚的木板压实,然后公公就会扯出一片烟叶,用刀细细切了,然后搬着椅子,在大门口屋廊里坐下,用手指捻着烟丝,擂进烟锅。婆婆马上拿出火柴,嗞地一下划燃,靠近烟锅,公公长吸一口,烟锅闪亮一下,一道白烟就从公公的嘴边徐徐飘出。公公的烟锅有长短两个,短的如筷子长,出门时随身携带着,长的近一米,一般在家使用。

好?婆婆盯着公公的脸,有些紧张地问。

嗯。公公半闭着眼睛,笑了一下,一团烟雾冒出,袅袅绕绕地,在公公婆婆两人之间缥缈。

婆婆也跟着笑了,那神情,就叫甜蜜幸福。

爹有没有骂过您?有一次周晓芳大着胆子问婆婆。有呢,只记得过日本人那一次,你爹从外地急匆匆赶回来说日本人来啦,赶快跑。我说我不是当官的也不是当兵的干嘛跑?日本人也是人,难道会把我杀了?你爹以为我是小脚(裹足)不想跑,就说,听说日本人见人就杀,等他们来杀?我还是不跑。你爹急了,就骂道,狗日的!我听他骂,知道他生气了,站起来就往山上跑。等我们跑到半山腰,就听着噼里啪啦的枪声,日本人就来了。

婆婆讲着,脸上呵呵地,沉浸在往事中,然后又现出神伤,说好在跑了,我哥哥那么老实的人,被他们一枪打死了,我们家的房子也被他们放火烧了。周晓芳现在住着的房子是后来买得李友乾家的老屋,原来陈家的老屋已废弃了,有些墙体还是乌黑乌黑的,那是当年日本鬼子留下的罪证。

最为神奇诡秘的是公公婆婆的死,那天周晓芳准备去田里干活,婆婆在屋檐下晒着干豆角,听公公说,我要走啦。婆婆颠着小脚,费力地往竹竿上搭晾着豆角,没怎么在意,说,又去哪儿?都这么大把年纪了。公公没搭腔,就进了屋。周晓芳没当回事,就去了地里。过了不多久,就听着老陈扯着嗓子,让她赶快回来。周晓芳急匆匆赶回来,看见公公直挺挺地躺在床上,脸色没有异样,像睡着了一般。婆婆在旁边不停地絮叨,你怎么就先走了呢?也不等等我……

她不明白,公公没病没痛的,怎么就死了呢?还说我要走啦,难道人死之前会有感应?

婆婆嘴里一直不停地说,你怎么就先走了呢。只见她不舍的样子,没有悲伤,也不见流泪。嘴里念叨着就进了厨房烧水。没多大一会儿,婆婆就端着热水进了屋,向周晓芳夫妻俩挥挥手,示意他俩出去。

周晓芳明白,婆婆要为公公洗身,当地的风俗,人死后,要把亡者洗得干干净净,换上寿衣,才能入殓。

周晓芳夫妻俩退出屋后,婆婆就把房门关上了,老陈就出去找人来帮忙安排后事,周晓芳要准备孝服以及接待前来吊唁的客人所需要的东西。

夫妻俩忙活了老半天,也不见婆婆开门出来,敲门也不应,以为婆婆在入殓之前,多和公公待一会。但一直到太阳落山,婆婆依旧没有出来,老陈觉得出事了,撞开房门,不觉惊呆了。

公公婆婆都穿好了寿衣,并排躺在了一起,婆婆神态安详,看不出异样。老陈叫了几声妈,也不见回应,就抖悚着手,伸到婆婆的鼻子下,已没了气息。

婆婆的娘家是行医的,她自己识得一些字,在床头的柜子上,婆婆留了一张纸条:我儿,把我和你爹入一个寿材,切记。

此事很快被传开,无人能解得其中之谜,那就可能就是心灵感应,心心相通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