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为下,西北为上,莫不是水流枯竭,河床见底,镇中人贪嘴图轻便,下去捕了河鲜,这才遭受克身的祸疾。
细慢厘清困惑,徐宋宋如醍醐灌顶,拿过札本,旁若无人地奋笔疾书,记下姜屿提点的要处。
镇中人安居此地,依山靠水,不需与其他地方通商往来,平日的吃食也大同小异。先前要知道她们因何而病,如临参天大树,想登高却没有梯阶。
有迹可循之后,一切顺理成章。
徐宋宋问下她们吃过的河鲜,一日早上留下字条,又背上药篓,亲自去河道寻索了一遭。
药理医说,深无止境,自然造物好似千丝成面,两味相合或成良方,或遁死局。她兴致使然,逮住镇中的医者,一道钻研起来便废寝忘食,毫不马虎。
隔天晌午,她捧着小瓷盂,兴奋地告诉景十三,自己找到了虫瘴根源。
“景姐姐快看这两个河螺,可有不一样的地方。”徐宋宋声音轻快。
都是珠子大小的灰黑物粒,哪怕多看几眼,也是平平无奇。
景十三耐性思索一番,好生回道:“右边的稍大些。”而后吞吐半晌,又一本正经道,“尾处也更尖。”
“正是!”徐宋宋心性还像个孩子,抬眼望着景十三,里头似藏着流光溢彩。
“幸有姐夫提点,一语道破玄雾。”她指了指右边的河螺:“这几日的祸源,都是因它而起。”
日头浓烈,荫凉正自头顶落下,徐宋宋扯着景十三挪去光处,凑近了些:“你仔细看看,它与虫瘴共生,只长在河底的淤泥中,与镇上人吃的河螺极为相似。平日河水湍流,它很难被捕得。”
景十三立时想通,顺着她的话:“河道因干旱枯竭,这螺便显露出来,镇上百姓捡拾河螺时,分辨不出这两者,而后一起落入腹中。”
虫瘴顺势以人为宿体,自挣生境,繁衍如星火燎原。
不慎吃下螺肉的百姓却与虫瘴难以共生,此消彼长,反遭克制,是以病疾汹汹袭来,令她们苦不堪言。
徐宋宋连连点头。
知道真相后,虫瘴倒不难解。
已患病的百姓,须得等徐宋宋研出解药,然镇上大多数人尚且康健,景十三也应提醒她们留心这道隐患。
姜屿向易芙吩咐一二句,易芙主动请缨,领了这份差事,遣镇上相识的姑婆好友,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十里八荒的村落尽知。
相熟的邻坊,总不会无端构害。大伙偏听近言,宁信其有,不再碰河道淤泥下的虫螺,患病瘴者渐少了起来。
徐宋宋惊叹姜屿的剔透慧绝,向他重重道了谢,劝着几位医者,寻了河道所有可入药的物事,饶有耐性地一一去试。
三两日后,她们将胡闻苔作药引,患上虫瘴的百姓煎服几贴,颇有奇效,药方终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细慢厘清困惑,徐宋宋如醍醐灌顶,拿过札本,旁若无人地奋笔疾书,记下姜屿提点的要处。
镇中人安居此地,依山靠水,不需与其他地方通商往来,平日的吃食也大同小异。先前要知道她们因何而病,如临参天大树,想登高却没有梯阶。
有迹可循之后,一切顺理成章。
徐宋宋问下她们吃过的河鲜,一日早上留下字条,又背上药篓,亲自去河道寻索了一遭。
药理医说,深无止境,自然造物好似千丝成面,两味相合或成良方,或遁死局。她兴致使然,逮住镇中的医者,一道钻研起来便废寝忘食,毫不马虎。
隔天晌午,她捧着小瓷盂,兴奋地告诉景十三,自己找到了虫瘴根源。
“景姐姐快看这两个河螺,可有不一样的地方。”徐宋宋声音轻快。
都是珠子大小的灰黑物粒,哪怕多看几眼,也是平平无奇。
景十三耐性思索一番,好生回道:“右边的稍大些。”而后吞吐半晌,又一本正经道,“尾处也更尖。”
“正是!”徐宋宋心性还像个孩子,抬眼望着景十三,里头似藏着流光溢彩。
“幸有姐夫提点,一语道破玄雾。”她指了指右边的河螺:“这几日的祸源,都是因它而起。”
日头浓烈,荫凉正自头顶落下,徐宋宋扯着景十三挪去光处,凑近了些:“你仔细看看,它与虫瘴共生,只长在河底的淤泥中,与镇上人吃的河螺极为相似。平日河水湍流,它很难被捕得。”
景十三立时想通,顺着她的话:“河道因干旱枯竭,这螺便显露出来,镇上百姓捡拾河螺时,分辨不出这两者,而后一起落入腹中。”
虫瘴顺势以人为宿体,自挣生境,繁衍如星火燎原。
不慎吃下螺肉的百姓却与虫瘴难以共生,此消彼长,反遭克制,是以病疾汹汹袭来,令她们苦不堪言。
徐宋宋连连点头。
知道真相后,虫瘴倒不难解。
已患病的百姓,须得等徐宋宋研出解药,然镇上大多数人尚且康健,景十三也应提醒她们留心这道隐患。
姜屿向易芙吩咐一二句,易芙主动请缨,领了这份差事,遣镇上相识的姑婆好友,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十里八荒的村落尽知。
相熟的邻坊,总不会无端构害。大伙偏听近言,宁信其有,不再碰河道淤泥下的虫螺,患病瘴者渐少了起来。
徐宋宋惊叹姜屿的剔透慧绝,向他重重道了谢,劝着几位医者,寻了河道所有可入药的物事,饶有耐性地一一去试。
三两日后,她们将胡闻苔作药引,患上虫瘴的百姓煎服几贴,颇有奇效,药方终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