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宫是圆形的,就像一个扁平的圆柱体,面积有七八十平方米,而中间有一条河,这条河显然是人工开凿的,画出一条曲线,将整个石板地面分为两半,而就在两边的地面上,各有一只巨大的突起的石井。
这两口石井应该就是周灵兮口中的石棺,但这显然就是两口井,而且井盖上的石头一黑一白,就像两颗围棋的棋子。
我们恍然大悟,原来这个地宫从整体格局看上去,正是一个道家阴阳鱼的图案,在中间那条界水的分隔下,阴鱼和阳鱼的形状一目了然,而那两口石井就是阴阳眼。
袁老板啧啧称奇,难以置信的看着地宫内的格局,他是搞收藏的,对奇门异术也有一些了解,想不到世上竟有如此奇怪的建筑风格,看来这的确是那些明清道士所建,是为了凝聚某种山水气场。
我的手电光在墙壁上一扫而过,凭借优良的视力,我忽然看到正前方对着界水的墙壁上好像有两行字,急忙定睛看去。
葛教授和龙剑铭也注意到了这一点,都看向那两行字,虽然字迹已经有些模糊,但还是可以辨认。
“甲子轮回,春秋九渡,金蛟出水,困龙升天。”
这是十六个宋体石刻,没有落款,书写还算公正,看样子应该是和这个地宫同年所成,说的正是驯养蛟龙之事。
元铭问:“这上面的字是什么意思?”
元诚英说:“甲子是指干支纪年,难道是说这地宫建造的日期?”
葛教授摇头说:“这日期和蛟龙的驯养有关。甲子轮回,是说六十年一个周期,而春秋九度,应该是说古时有‘蛇渡九劫,方可成龙’的说法。”
我连忙问:“那后两句又是什么意思?是说这两口井里有龙或者蛟?”
葛教授说:“蛟在水中,等的就是渡劫升天的那一刻。看来文章果然在这两口井中。”
元诚英问:“教授,这是什么井?阴阳鱼的格局有什么名堂?”
葛教授说:“这是汉代方士养龙的方法,他们是借助这里的地脉之气,以阴阳力场为媒介,这两口井一个名叫阴阳锁龙井。这些我只是从书中看到的,至于这两口井里究竟有什么,那只能看看才知道。”
我们的注意力都锁定在那两口井上,那一黑一白两个巨大的井盖都有八仙桌大小,厚度在一尺左右,看材质应该有几百斤重,按我的力量来计算,需要三个我才能搬动。
我正算计着,龙剑铭已经走到那个黑色的井盖前,葛教授向他点头示意,他的双手就已经按在了井盖边缘。
难道这家伙一个人就能推动这么沉的井盖?我想起他赤手空拳和猛虎雄狮搏斗的场面,心中也就不再怀疑。
龙剑铭的力量超乎我的想象,只见他躬身下腰,几乎没有做什么准备工作,就已经爆发出惊人的力量,那几百斤重的大井盖就像瞬间轻了十倍,被他轻轻一推就开始移动。
井盖和井口摩擦,发出的声响刺激耳膜,两秒钟过后,井的边缘就已经露出来。
龙剑铭示意我们先不要靠近,他从缝隙看向井口,井中虽然漆黑一片,但他似乎看到了什么东西,转头对葛教授说:“是骨头。”
井里面能有什么骨头?难道是龙骨?
我好奇的看着那口井,然后又看了看葛教授。
葛教授皱起眉头,却仿佛了然于心,走到井边说:“打开。”
龙剑铭得到指令,摩拳擦掌,以更大的力量推动井盖。
一阵石器摩擦的响声过后,黑色井盖终于被打开了,我们一行人都围了过去,虽然人多势众能壮胆子,可向里面一看,我还是觉得心弦一颤。
在手电光的照射下,我们看到这口井虽然不深,但里面的空间很宽阔,也是呈圆形。
井底盘着一副巨大的骸骨,那骨头如果不是蛟龙,也必然是一条大蛇,它完完整整盘在里面,一圈套一圈,看上去十分安详,却有一种摄人心魄的威严。
我看到这些骨头,瞬间想到两个字,那就是“卧龙”,不禁问葛教授:“教授,这是龙骨吗?”
葛教授不置可否,示意龙剑铭把井盖合上,我们一行人跨越中间那条界水,来到另一边的白色井盖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