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古生物研究会

加入书签


    葛教授却告诉我,他这抗冻的本事是当年在大兴安岭林场劳动时,生生练出来的,那时候哪有现代这么好的取暖措施,而且天气比现在可要冷,零下40度的气温十分常见。他们那个林场里只有简陋的木屋,靠烧木柴取暖,暴雪一来,四面透风,大棉袄二棉裤也都是补丁,经常还是潮湿的。

    人体的巨大潜能都是被激发出来的,对于研究生物学的葛教授来说,更是有切身体会,尤其是当生存受到威胁时,这种潜能就爆发得更为猛烈,如果他那时候怕冷,说不定已经埋在了大兴安岭的风雪中,所以他只能选择激发身体的巨大能量,和严寒作斗争。再加上他这些年修炼气功,按他自己的说法,丹田里已经有一股火,温暖五脏六腑、奇经八脉,所以他才不怕冷。

    我越听越感觉这老爷子真是位奇人,跟着他混肯定是一条明路。我们进了屋,坐在厢房里的土炕上,炕是东北民居的一大特色,正所谓老婆孩子热炕头,尤其是在冬天,下面烧着柴火,炕上暖暖烘烘,摆个桌子喝点小酒,喜欢二人转的再哼上一曲,对于过去的东北人来说,这就是神仙般的日子。

    院子里的柴基本都是我劈的,我添了一把柴火,把炕烧得更暖和。葛教授已经沏了一壶茶,我们坐在桌子边,就像两个忘年交一样,唠起了家常。

    葛教授不是东北人,而是祖籍山西,我就和他讲起自己在长白山下家乡的故事,说着说着,我们就谈起了龙脉和一些玄玄乎乎的见闻。

    葛教授说要给我讲个故事,而在讲故事之前,他问我:“你知道我为什么在退伍之后,选择学习古生物学吗?”

    我摇头示意,葛教授接着说:“因为一个字,龙。”

    我心头一颤,不由得想起那本《通灵古卷》,也想起在第一次来葛教授家时,他正临摹那本书上的一幅龙图,难道这中间都存在什么联系?

    我问:“您的意思是说,龙属于古生物?是您研究的对象?”

    葛教授说:“我怎么想,你听了这个故事就会知道,我现在想知道,你是怎么认为的?”

    “关于龙?”我问。

    葛教授点点头,我思考两秒钟,暗想他既然是这方面的专家,应该早已认定龙属于古生物,是实际存在的物种,如果我这时说一句那都是扯淡,说不定他老人家一怒之下将我逐出师门,那真是何苦来哉!何况我当年听了爷爷给我讲述的故事,已经相信龙的存在。

    我想到这里笑着说:“传说也都是有一定根据的,全世界很多地方都有关于龙的传说,咱们中国就不说了,我知道的还有东南亚,还有南美,那些地方都有对龙的图腾崇拜,但具体情况我就不怎么清楚了。”

    葛教授点头微笑,显然对我的回答感到满意,说:“这些你将来都会了解的,我会找机会都传授给你。今天我就先给你讲这个故事吧,你也别闲着,帮我做一件事。”

    “什么事?您尽管吩咐!”我连忙说。

    葛教授下了炕,出门走向另一进院落,两分钟过后他走回来,手里竟然拿着一个半米长的骨头。

    这种骨头我从未见过,有成年人胳膊那么粗,整体有一个很小的弧度,就像是巨人的一根肋骨。他另一只手中还拿着一个圆口瓷罐,罐子里面放着一柄短刀,不知道要做什么。

    葛教授说:“干一些力气活儿吧,这就是我教你的第一课。”

    我小心翼翼接过那几样东西,拿起那根大骨头,问:“教授,这是什么骨头?怎么这么大?”

    葛教授说:“这还是很小的一根。你闻闻,它什么味儿?”

    我提起鼻子闻了闻,仔细辨别一番,这才说:“一股腥味儿,还有一股咸味儿,但是不难闻。”

    葛教授点点头,又问:“拿到手里什么感觉?”

    我掂量了几下,说:“没有看上去那么沉,这么大的骨头,这么轻,会不会是中空的?”

    葛教授笑着说:“不是空的,只是材质和结构有些特殊。”

    我听到这里,心中油然而生一个想法,想到自从认识葛教授以来,“龙”这个字一直保持着很高的出现频率,而今天谈话的内容更是以龙为核心,难道我手里这根奇怪的大骨头,会是龙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