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3【开征花税】-第2/3页

加入书签
  整个东昌府现有棉田有80余万亩,山东全省是140万亩,这八十万亩主要就集中在临清、高唐、夏津、清平、堂邑、恩县、冠县、武城、邱县、馆陶十个县。由此可见植棉于东昌何其重要。兖州府则是以济宁、金乡为中心的济宁棉区,和以菏泽、定陶为中心的曹州棉区。

  东昌的花市除了临清之外,其实在高唐棉花市集更多,有数十处,每一集贸易者多至数十万斤。高唐的花市规模早就超过了临清,只是临清相对集中,而且花价基本看临清。

  兖州府济宁是鲁西南最大的花市,都说济上当南北要冲,而义井巷当济上要冲。每当花市,商贾接踵而辐辏者,亦不下数万家。济宁除了復成信,还有江淮、中州、辽左的商人,其中要数吴县钦家规模最大。

  此外还有河南、直隶河间等府皆是产棉区,基本也是中秋之后开始采摘。

  魏进忠在即墨事毕,又急急忙忙赶回临清,九月十五开始收花,他需坐镇临清,得亲自盯着復成信完成十万花税的征收。

  不过他越来越对復成信好奇,这家山东本地的商人世家,到底是怎么能做到控制山东几乎一半的棉花业?

  魏进忠回到临清,贾必有事来禀。魏进忠临出发前,让贾必留在临清查两件事,一是两年前临清民变时,‘首恶’王朝佐及其背后的人,二是查查这復成信,到底有什么来头。

  魏进忠手里盘着一串鸡油黄的琉璃手串,是王掌柜送的礼物,他一直带在身边。贾必进来,魏进忠头也不抬就问道:“查到了?有何发现?”

  贾必先看了一眼魏进忠手里的琉璃手串,嘴角微微一勾:“查到了一些,依然不太肯定,但直到现在,似乎又有了新的发现……”

  魏进忠这时抬起头看他,嘿嘿一笑:“这可不像你锦衣卫办事风格。”

  贾必立即解释道:“魏爷,并非卑职不尽心,而是復成信在各方面都做的完美无缺,卑职说的完美无缺是指表面上他们几乎没有破绽。其实东昌府也并非县县都是他王家的牙商,只有高唐和清平这两地加临清有他王家牙行,其余基本都是本地人充牙歇。”

  “哦?”魏进忠饶有兴致,“这些本地人为何要听王家的号令?”

  “这正是卑职奇怪的当地方,而且这些本地人来自于各行,有县里的书吏,有市井棍徒充当,有乡绅富户,也有王府的人,甚至像濮州那种大地主,仅一家就植棉万亩,也在充当牙人替王家收花。”

  “有意思了,那这些人跟王家有没关系?”买卖往来也算。”

  “没有,除了收花,几乎没有别的往来。所以卑职也很困扰……但直到看见魏爷手上这串鸡油黄,才突然有了些灵感,不过准卑职卖个关子,先说说王朝佐。”

  “好,你说。”

  “卑职查王朝佐,他是临清人,匠籍,但其父亲却非临清人,而是迁来的临清,他父亲曾经拜颜神镇一位青帘匠人为师,算是颜神镇人。”

  “算是?为何算是?”

  “因为颜神镇是个很特殊的地方,属于益都县、淄川县和莱芜三县交界处,同样还是东三府和西三府交界处,它本归益都县管辖,但镇子却离益都县城有二百里地,反倒是淄川更近。另外它又在东西三府交界之处,一直以来,东三府和西三府就为赋役、养马等问题闹,有上百年了,所以就颇显尴尬。”

  “但是呢,颜神镇又是兵家必争之地,山高势险耕地少,可不就是土民少而流民多,尤其匠户多。这个地方龙蛇混杂一直很乱,人丁来去又无法控制,从永乐年的唐赛儿起事算起,大大小小的起事不下数十起,万历初到现在已经有了九次起事,还是较大规模的。”

  “背后都是什么人在闹?”

  “要说背后谁在支持?只可能一类人——白莲教。但颜神镇很可能是闻香教,也算白莲教一大支。”

  “白莲教?”魏进忠听了一皱眉,这个确实出乎他意料。

  “闻香教在锦衣卫里是专门有弟兄在盯,这个闻香教万历二十一年才成立,教主姓王,父子俩,滦州人……”

  “姓王?”魏进忠瞪大了眼睛,突然想到一种可能,“你不会说王家跟这闻香教有关?都姓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