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第 140 章-第5/7页

加入书签
        也是,如果随随便便就能风调雨顺,他们求神拜佛也不用求了。

        隆禧在马车里坐了一会儿,等外面温度上来了才出去骑马。

        马车里的几位技术型人才只会和他说水患相关的,大表哥那儿能听到更多深层原因,两相结合才能得到最准确的真相。

        好吧,他就是想知道,宋朝治水真的有那么天怒人怨吗?

        黄河是他们的母亲河,这个母亲脾气不太好,以前就经常发大水。这个以前,能前到没有史书记载的史前年代。

        两汉之后开始大规模治理黄河,之后黄河就安生了不少,足足八百多年没有出现过大的水患,直到宋朝老赵家开始当家。

        宋朝几代皇帝强行修改黄河的河道,想要将黄河改造成天险,打着“以水为兵”的主意,他们靠兵力打不过辽人,用洪水把辽人逼退也一样。

        这种荒唐的主意,脑子被门夹了都想不出来,偏偏皇帝当真了,来来回回折腾黄河的水道,洪水没把敌人击退,却淹了中原好些地方。

        之前的朝代治水是保住百姓,老赵家的一通折腾非但有害无利,还为祸后世。

        金兵攻宋朝的时候,黄河天险没能起到作用,反而大坝决堤,将沿河全部变成汪洋。

        坏口子一带打开,再想治理就难了。

        千里泽国,民不聊生。

        两汉大规模治理之后安生了八百多年的黄河,就这么硬生生的被折腾到年年泛滥,后来蒙古打到中原,对泛滥的黄河和支流其他河年年都要修,但是谁也不敢保证当年不会发大水。

        因为黄河被宋朝脑袋抽掉搞崩了,元朝不敢对漕运抱太大希望,所以重要的粮食物资都是从海上运,海运的成本不比漕运高,还不用担心发大水改河道,就算河道实在治理不好,南方的粮食丝绸也能运到北方。

        明朝治水出了个潘季驯,既要治理水患又要保证漕运。

        黄河水患频发,前朝潘季驯提出束水冲沙法,河道不再往外加宽,而是收紧,利用水流冲过的巨大冲击力将河底的淤泥冲走,如此来代替人力的挖淤泥。

        他们如今治水,继承的也是潘季驯的束水冲沙法。

        这或许不是最好的法子,但是对他们来说,这已经是最容易出成效还不容易留后患的法子。

        鄂伦岱对治水不太了解,但是他知道漕运里的弯弯绕绕,如果不是要保证漕运,疏通水道就会轻松很多,但是不保证还不行。

        漕运存在数百年,衙门和内河沿岸的百姓都靠运货为生,漕运一停,牵扯出的利益网太大,当时的大臣死活不同意学元朝重视海运,一方面是元朝暴虐,他们推翻□□建立新朝,自然要否定前朝的全部,另一方面就是自己也牵扯其中,不想让钱袋子消失。

        不管怎么说,总之就是海运成本高不方便,遇上大风大雨连人带货全部玩儿完,左右没人真的会去考察海运和漕运的成本究竟哪个高,反对就完事儿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