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第 127 章-第3/5页

加入书签
        老朱家当皇帝当的天怒人怨,也就仗着他们是汉人,那些读书人就尊他们是正统。

        他们满人朝廷能推行汉化,一样尊孔崇儒,一样施行仁政,汉族的读书人一样能和以前一样科举做官,他们还能吸取前朝的教训少走点弯路,至于一条黑路走到死吗?

        康熙曾经试图去理解那些顽固不化的前朝遗民,但是处在他这个位子注定不能理解那些人为什么死也不肯出山,所以他也不去纠结了,现在那些住在深山老林的爱怎么样怎么样,能把小一辈的年轻人拉拢过来就行。

        南边藩王的威胁已经解决的大差不差,喀尔喀三部也能稳定一段时间,他现在能腾出手来处理江南的事情,不怕和他们耗时间。

        他想好了,今年有秋闱考试,正好在秋闱之外另加一个“博学鸿儒科”,那些年纪大的前朝遗民只要愿意来,就是写的狗屁不通也没关系,朝廷不介意他们写的怎么样,只介意他们来不来。

        朝廷从顺治年间就开始修明史,那些读书人要是不来的话,明史修成什么样只能他们说了算了。

        他也没想折腾人,那些前朝遗民想为前朝尽忠尽孝没人拦着,尽忠尽孝的前提也得是先活着是不是,他们愿意应朝廷的征召,朝廷出钱养着他们,让他们来按照他们的心意给前朝修史书,这相当于吃着本朝的饭来为前朝效力,不来白不来啊。

        反正不管他们来不来,前朝都已经忘了,大清是天命所归,再自欺欺人也没办法。

        康熙刚当上皇帝的时候喜欢生气,看到什么不顺眼的都能气上半天,气了那么多年后他也懒得生气了,自己生气没有用,不如让别人生气。

        他就喜欢看那些家伙生气又不得不听他差遣的样子。

        前朝遗民中铁骨铮铮的的确有不少,但是大部分还是会顾及子孙后代的前途。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要是不出仕为官,他们苦读多年是为了什么?

        不是所有人都能凭学问名留青史,绝大部分人读书还是为了出仕为官。

        曹寅第一次进宫的时候已经被皇帝拉着说了半天的话,曹玺每个月都会有密折送到京城,他对江南的情况了如指掌,但是奏折上看到的和亲耳听到的还是不一样,能直接听他才懒得看奏折。

        小曹同学刚刚送走好奇心强烈的阿哥爷,寻思着是时候换班出宫了,又被皇帝给叫去了御书房。

        面见皇帝的机会不是人人都有的,放到别人身上那是求之不得,但是对小曹同学来说,他只想把机会留给别人。

        实在不行的话,过几天再找他也行。他只是个初来乍到的新人,好歹给他留点适应时间。

        小曹同学拖着沉重的步伐走到御书房门口,调整情绪让自己精神起来,然后大步上前给皇帝行礼问安。

        康熙亲自把人扶起来,在他面前也没什么架子,“子清,隆禧那小子刚才和你说什么了?”

        曹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