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之后,在距离无尽山口几百里外的一座坐落在广袤平原上的巨大的城池,城中央有一座宏伟的宫殿,此时宫殿中一座大殿里,聚集很多文武官员,大殿之上一张龙案后面端坐一个身穿龙袍留着三缕须髯的肥胖中年人,正在一脸不耐烦的听殿下面一位身着文臣服饰的须发皆白的老臣奏事。
“庆王殿下,几十年来天下大乱,称王者不计其数,华朝朝廷早已名存实亡。殿下雄踞冀州,北拒游蛮,南挟兖州,东抗青州,拥兵数十万。这天下能与我冀州抗衡着不过十之一二,眼下应缓缓图之且不可操之过急,老臣近日听闻殿下钦点魏承虎为帅,统兵十万,长途奔袭无尽山口,欲将镇山神器开山神斧运回邯城,不知可有此事?”
庆王端坐龙案之后,没有说话却是一脸的不耐烦,要不是看在这老臣是辅佐父王起兵的老臣,恐怕早就轰出殿外了。
龙案左右站立着几名手持拂尘的宦官,领首一人正是前面给魏承虎传旨那名宦官,见到庆王面色不愉,手中拂尘挥动一下,对着大殿上那位白首老臣说道“大胆陈静寿,殿下的心意也是尔等所能揣测的,竟然胆敢质问殿下的旨意,我看你是活到头了!”
那须发皆白的老臣陈静寿闻言,抬头怒视那宦官痛声说道“大胆阉货,我君臣议事,你竟敢插言,我看你是想要干政”
“嗯,好了不要吵了,陈老所言本王十分清楚,但是虽然天下众王唯本王独占冀州一州,但是一日不得镇山神器本王就一日不能安心啊,须知得九器者得天下,我冀州开山神斧夹在兖青二州之间,名虽归于冀州,实则地处三家交界,此次动兵去取神器,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啊,不然被兖青二州乱王所得,到时悔之晚矣,只待本王平定兖青二州,再将神器放回原地也无不可啊!”庆王满脸不耐烦的对站在殿下的陈静寿说道。
可没想到陈静寿却是不依不饶,老眼圆睁瞪了插话的宦官一眼,接着朝庆王一躬说道“殿下,古之有云:得九器之地者得天下,而非得九器者得天下。更何况那九器乃是千年前为了镇守无尽山而铸,千年来不曾动的分毫,如今殿下将其取回,若被天下人知晓恐会遭到天下围剿啊,殿下三思啊!”
陈静寿刚说完,殿下众臣又连续站出几人纷纷表示附议陈静寿,引得群臣一片议论,整个大殿顿时陷入一片喧哗之中,把庆王给腻歪的只想杀人,可是又不好发作一脸的郁闷静坐不语。
刚才插话的宦官看着庆王郁闷的脸色,又看看殿下群臣,张了张口却是没敢再开口,只是不断地朝着群臣中自己的党羽不断地使眼色,那些站在群臣中间的党羽们却一个个低下头去,权当看不见宦官的暗示,把个宦官急的汗水直流,不停地咬牙跺脚。
“报!启奏殿下,无尽山口八百里加急军函,已送至宫外!”就在大殿一片喧哗声中,殿外金甲卫士手持金瓜站在大殿门口大声通报道。
通报声将殿内的纷乱霎时止住了,群臣纷纷住口,抬头看向庆王,庆王面上一喜心里暗道魏承虎怕是办成了,生米煮成熟饭,我看你们还怎么反对。想罢对着一旁的宦官说道“速速宣进大殿”
“遵命!”为首的宦官也是面上一松,暗暗吐了口气,转身大声喝道“殿下有旨,宣上大殿!”
“殿下有旨,宣上大殿”一声声重复的传喊声渐渐远去,没一会儿一个一手持金令一手高举一个牛皮信筒的军士,风尘仆仆的跑进大殿,扑通一声跪倒在大殿中央,为首的宦官迈步下来走到军士跟前,接过军士手中金令和信筒,回到龙案旁边,将金令仔细看了看转手连同手里的拂尘一块交给旁边的宦官,自己伸手将信筒打开,从里面取出一卷写满字迹的白帛,双手展开捧在手心,走到龙案后面,将白帛轻轻放在庆王面前的龙案之上。
庆王目含喜色的扫视了殿下群臣一眼,伸手将白帛拿在手中看了起来,没看两行啪的一声将白帛拍在龙案之上,吓得大殿之中的群臣和宦官齐齐的一哆嗦,“好了,今日就到这里吧,陈静寿留下其余人等都回去吧!”面色铁青的庆王挥退众臣,让陈静寿单独留下,顿了一下又对身边的领首宦官说道“去招司天监林道长前来议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