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恒源U19vs豫华少年--赛后

加入书签


中场休息的时候,华平安排后防线保持阵型不动,中前场前15分钟采用高位逼抢,猛冲猛打,破坏对手节奏的战术。

        谁料下半场的比赛刚开始,豫华少年这边直接用3个换人名额,把黄邑、曾文源、程东换下,让芦青苇前提成后腰,变成3-2-4-1阵型。

        这个加强中场控球的打法出乎恒源队意料,高位逼抢没有人数优势,变成了遛狗表演。

        虽然恒源队的球员们不论是个头还是体重都占优势,可战术被克制的情况下,个人能力的发挥要打不少折扣。

        说-app&——>

        即便他们有时候争下球权,也很难把球打穿中场,唯1选择是长传找两个边卫,走边路进攻。

        虽然芦青苇在进攻时前提成后腰,防守时却是两个边路都能见到他的身影。

        他用大量的无球跑动补位,弥补了绝对速度不快,爆发力不足的缺点。

        加上芦青苇独特的视野天赋和日渐成熟的指挥能力,连续限制住恒源队数次攻势。

        本方的边卫再1次掉入对手布下的夹击陷阱后,恒源队两个主教练比场上队员先着急起来。

        “老华,这样踢不行。孩子们的士气本来就不高,今天现场解说员又总是比比歪歪的,再这样下去,我怕他们会乱。”

        “别急,别急,让我想想。”

        场面上被动,华平选择换人调整。

        他1口气换上去3个前锋,放弃中场,安排后场直接起大脚找前面的人。

        这个招数是有效的,因为长传冲吊的打法简单,只要后场能给出大脚,前场队员会用身体去抢位就能完成战术要求。

        说-app&——>

        对抗能力强的1方,在这种战术中会占据绝对主动。

        豫华足校在学生们的日常训练比赛中,从不鼓励长传冲吊,教练也严禁在比赛中布置这种战术。

        因为越是简单粗暴的战术,越会让孩子们陷入误区,以为只要靠身体就能把球踢好。

        国内有的足球学校为了能给学生家长1个交代,片面追求球队成绩,专门安排比赛时用高举高打的战术,靠身体去欺负对手。

        看上去收获了短期利益,其实不论是对培养球员的技术还是锻炼意志都是不利的。

        不过豫华足校不鼓励长传冲吊,不代表他们没有对付这种招数的手段。

        业余联赛的球队在和豫华少年比赛时,也经常因为打不穿中场,不得不用大脚长传的办法进攻。

        所以芦青苇他们对处理高球早有1套成熟的方案。

        豫华后防线上的绝对高度是外号大牛的贺康铭,李天骄强在速度和反应,对抗上只能说比同龄人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