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沃尔科夫的故事

加入书签


        弗拉基米尔·伊万诺维奇·沃尔科夫,出生在帝国西北部的一个小镇。

        他天资聪颖,很快便不满足家乡落后的教育条件,独自一人离乡求学。但来到大城市后,他发现这里的教育体系也十分落后。不仅没有多少像样的学校,连学术书籍也很难搞到。

        从外面传来的消息得知,帝国正在打仗。虽然战争的气息很难从遥远的帝国边疆传递到内陆,但沃尔科夫仍然感受到了战争对这个国家带来的影响。食品、药品和生活必需品限购,每隔两周就要举行一次疏散演练,大街上随处可见征兵和宣传国家战争机器的海报,报纸的头版头条也经常被战争的消息所占据。

        通过不断地牵线搭桥,沃尔科夫结识了只比自己年长十余岁,却已在数学界崭露头角的数学家迪米特里·拉夫里年科。在这位日后被称为异界数学泰斗的人指引下,沃尔科夫有幸阅读到了一批人界和异界有关的学术书籍,其中包括大量的数学著作。

        从《九章算术》到《几何原本》,再到高斯、希尔伯特和费马的学术著作,沃尔科夫在知识的海洋里如饥似渴地畅游着。他跟随拉夫里年科等人的脚步,对世界的本源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古今中外的先贤在同一屋檐下争辩,那一年,他不过三十三岁。

        即将步入中年的沃尔科夫笔锋一转,指向了数理统计与经济学。利用自己丰富的数学知识功底,他步入商界,投资建筑业、纺织业与精细木材加工。“如果哲学家要挣钱,就没商人什么事了”,根据这句古话,沃尔科夫也颇为得意地调侃道:“如果统计学家想挣钱,就没商人什么事了。”

        当然,沃尔科夫的成功并不仅仅来自他的数学功底,也在于他天生具有的敏锐商业嗅觉。他总喜欢投资些没人看好的地段,深山、沼泽或是遗忘森林,都是他投资的理想地点。

        第三次南国战争结束后,帝国的绝大部分区域已经开始往和平时期过渡,建设需求必不可少。除了常规的建材、房地产等,沃尔科夫还准备投资修建一条铁路,以满足广**力较弱的人民及建筑材料所需的交通需求。

        他很快确定了铁路的路线,从帝国西部沿海,一直开到帝国东北部。“这条铁路一旦建成,将成为整个国家的大血管。”沃尔科夫意气风发地说,“而我,就是负责清理血液的滤网。”

        “清理血液”——沃尔科夫把收取过路费说得十分委婉。铁轨虽建成后名义归帝国中央所有,但沃尔科夫有权对所有使用铁轨的人或单位分一杯羹。火车上的每一个人、每一头牛、每一个煤块都要收费。一想到这个,沃尔科夫想得出了神,梦里都是在黄金白银的海洋里遨游。

        但事情不会一帆风顺的。各地的建设许可需要沃尔科夫大费周章去打通,收买、勒索和暗箱操作层出不穷。很多人已经忘了他原本的数学家身份,只记得他是一个处世精明、为人狡诈、不择手段的企业家。

        所有的地方都打通了,只剩下最后一个地方——遗忘森林边上的乌鸦镇。他的铁路将从乌鸦镇的南边擦身而过,顺带砍掉一百四十公顷的遗忘森林,搞到的珍稀木材还能再赚一笔。

        乌鸦镇保守、封闭,镇子里的人绝不想一条吵吵闹闹的铁路从旁边经过。对此,沃尔科夫早有准备。他打算用重金买通当地的内卫军和政府官员,让他们对付那些不守规矩的镇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