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往事

加入书签


童年时最清晰的记忆,是每周末坐在爸爸自行车的前杠上,送她去少年宫的兴趣班,他会故意把车铃弄响逗她咯咯笑,来接她时则会从裤兜里掏出一个小木雕,让她抓在手中把玩。有时是小兔子,有时是小天使,都是用黄杨木雕的,爸爸的手很巧,只要子慧提出,他总能思考片刻,打个腹稿,第二天便用厂里干活剩上的木料给刻出来。

子慧的父亲在康市的竹木雕刻厂上班,从十六岁学徒干起,干了二十多个年头,是木器厂手艺数一数二的老师傅。这个国营厂曾经是市里的重点企业,承担了不少国家元首出访国礼的攻坚任务。子慧记得爸爸曾吃睡在厂里,不眠不休地干了两个多星期,制作的八仙过海屏风进了中南海,还被中央电视台报道过。但是在市场经济大潮下,雕刻厂的生意日渐萧条,厂里想转型做一些短平快低成本,流水线式的外销产品,却遭到厂里一众工匠老师傅的反对,认为这样会砸了厂里的金字招牌,子慧的父亲便是带头发起抵制罢工的人。只不过随着厂里股份制改革的开始,这种抵制在厂里几百号人的工资和强大的资本面前,只是以卵击石。子慧的父亲是厂里第一批下岗的,大多是年纪偏大的二线工人,如他这样的技术骨干,基本都实现了再就业。

爸爸在厂里下岗后,去了一家私营的旅游包车公司,成了一名中巴司机,这之后他就再也没有拿起雕刻刀,不知是从心底认清了,在这商业化的社会,这确实是个无用的手艺,还是那是他最珍爱的事业,他不想在无法全情投入时,玷污了雕刻艺术在他心中的神圣。

她记得那天是个碧空如洗、春光明媚的日子,她边在家做作业,边生爸爸的气,因为今天她和爸爸大吵了一架。那天本是她期盼以久的日子,少年宫的天文社选拔小星空观测员,子慧报名通过了选拔,可以上落玉山观测难得一见的三星连珠景象,而爸爸正是当天包车大巴的当值司机,她一直兴奋着可以坐爸爸的车,和小伙伴们一起在野外搭帐蓬、架望远镜。可就在她收拾停当,准备和爸爸一起出门前,爸爸忽然告诉她,他已经给少年宫的老师打了电话,她这两天有持续的肠胃炎,不能参加这次夏令营了,让她在家里好好休息,药和午饭都已经放在桌上了,他要上班去了,记得一定要吃。子慧大哭大闹,坚持自已没事,要跟爸爸去参加露营。可爸爸丝毫不为所动,任她怎么恳求,怎么耍脾气,他总一句话,不准去。

可等到月亮爬上窗,子慧都没有等到爸爸回来,奶奶却来到家里,一脸愁苦地告诉了她,爸爸的车出了事故,警察正在救援。她拥着奶奶,小小的心中充满从未有过的惊惧惶恐,想到自已差点就在那辆大巴上了,祈祷着爸爸能够平安归来,她一夜无眠。爸爸离去的背影,成了子慧心中永远的伤痛。

她没有想到,多年后心中的伤疤再被揭开,依然是血淋淋的。子慧坐在康市公安局的审讯室内,命运像给她开了个玩笑,两天前自已还是受害者家属,现在却已成了头号嫌疑人。坐在她对面的警察,一个五十岁上下,略微发福的中年男人,带着一脸倦意地看着她,仿佛希望她赶紧松口,好换班去睡个大觉。

“你知道江毅是当年木星营事故报道的主要记者吧”

子慧点点头,放在她眼前是一系列报纸连篇的报道,还有一张父亲的黑白证件照片,标题写着,《惨烈车祸后隐藏的下岗工人之殇》。

“当时的江毅在康市日报社会观察栏目做主笔,

事故发生后他写了一系列深度报道,一度有受害者家属认为那起事故不是单纯的车祸,而是当时的司机,你的父亲为发泄下岗待业的不公正待遇而采取的报复社会之举。对当时在读你初中的你来说,后来也过得很不容易吧。”老刑警忽然透露出温柔的语气。

“这么久的事了,早就过去了,我爸爸绝不会做这样的事”

“你是怎么认识江毅的,你们恋爱多久了?”

“他是我大学老师先生的学生,杨老师对我非常照顾,所以介绍我和老江认识。我们恋爱也有三年多了。”

“你什么时候知道江毅是车祸报道的记者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