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红

加入书签


车子在村子里漫无目的的转了十几分钟,好不容易碰到一个赶着羊群的老汉,看样子应该是刚好放羊回来。

陈廷松走下车,来到老人身边,询问村委会的位置,老人有些耳背,两人比比划划半天,老人才弄懂陈廷松的意思。

村子没有专门的村委会,处理村里的事物一般都在老支书的家里。

按照放羊老人的指示,七拐八拐总算找到了老支书的家。

老支书叫做张有田,六十来岁,万幸的是他没有耳背,这让他们之间的交流简单了些。

沈杰表明来意,老支书急忙将他们让到了屋里。

房间里陈设简单,一张土炕,上面的被褥叠的很是整齐,一张饭桌,摆放着两幅还没来得及收拾的碗筷,正对大门墙上挂着的领袖画像,格外醒目。

张有田的老伴看到有客人进来,急忙收了碗筷,擦了擦桌子。张有田拉出一张凳子,几张马扎,略带歉意的说道:“穷县僻壤,条件简陋,三位同志多担待。”

接过来马扎,沈杰撑开坐了下来,问道:“刚才来的街上,我看咱们村子里没什么人气?”

张有田叹了口气,说道:“咱们这个村子位置偏僻,又一没特产,二没特点,土地沙化严重,种庄稼都长不好,年年是乡里的贫困村,乡领导年年来指导脱贫,年年都皱着眉头回去。前几年兴起进城打工,能出去的都出去了,后来有些在外边干的好的,就把一家老小都给带了出去,现在村里剩下的,都是像我这样,老弱病残,出不去的……”

说话期间,张有田的老伴端来了茶水,茶壶是老式的铝制茶壶,茶碗是白色的瓷碗,洗的很干净,看样子有些年头了。

沈杰道谢接过茶水,说道:“我们这次来是有件案子涉及到咱们村子的几个村民,想向您老打听一下他们的情况。”

张有田咂了口茶,说道:“村里的人我都认识,想打听谁,你们问吧。”

“何建国、宋彪、程起军。”

“程起军?”张有田皱了皱眉。

“我听人说,那小子前几年不是死外边了吗?”

沈杰点头:“对,不过现在有件案子,跟他们三人有些关联,所以我们这次来,是想了解一些他们的背景。”

“哦,这事说来话长……”

张有田放下茶杯,说道:程起军他娘去世的早,他爹管不住他,这小子打小就不是个省油的灯,早些年在村里没少干偷鸡摸狗的勾当,后来他爹也没了,就更没人管他了,有一回偷人家牛,让人逮住了,送到派出所关了两年,出来后在村子里待了有俩月吧,村里人都躲着他,估计他也觉得在村里待不下去了,就进城打工去了,之后就一直没回来。”

“这是哪一年的事?您老还记得吗?”

“八八年还是……哦,应该是九零年。”

“何建国和宋彪呢?”

“这俩孩子倒是老实,尤其老宋家大小子,踏实肯干,别看平时不爱说话,谁要支使他干点啥活,没有不好使的。”

“他们两个是哪一年出去的呢?”

“好像跟程起军差不多,也是九零年前后。”张有田回忆道:“何建国出去做了点小买卖,听说干的还不错,宋彪这孩子人老实,也没啥文化,听说后来去投奔他们家老二了,他们家老二小时候过继给了他姑,在城里长大的孩子,比他们几个有出息。”

“他们三个认识吗?关系怎么样?”

“一个村长大的孩子,

肯定认识,要说关系咋样?也谈不上多熟,不是一路人。”张有田说道。

“他们有没有一块干过什么事?比如说合伙干过买卖,或者一块得罪了什么人?”

“这倒没听说过……”张有田摇了摇头说道。

“村里还有他们的家人吗?”

“早就没了。”

……

对于这个结果,沈杰多少还是有些意外,按照老支书的说法,三人交集并不多,唯一的共同点应该是都在九零年离开了村子,离开的原因不详,这或许和本案有关,但目前看来张有田并不知情。

从包里取出了那张符号的照片,沈杰递给了张有田。“您老看看,见没见过这上面的画的这些东西?”

张有田接过照片,眯起眼睛看了好一会,又从兜里摸出了老花镜。

“眼熟,我好像见过……”半晌,他又摇着头说道:“唉……岁数大了,我这记性,就是想不起来在哪见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