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时势造英雄-第2/3页

加入书签
    说起来,金廉和陈懋,都是得益于去年刘聚在山东的那次看起来根本不可能战败的战败。

    还有一个小角色,也是倚靠此事起家,便是后来在平定广州巨寇黄萧养中立下首功的董兴。

    这个董兴,在去年上半年还只是个不名一闻的小军官,却忽然在平定山东邓茂七之战中跟随陈懋立下大功,被提升为都督佥事。

    而后,广州巨寇黄萧养作乱,官军讨伐不力,急调刚刚在山东升任的都督佥事董兴率领本部兵马前去。

    本来朝廷也没指望这个董兴能把广州平定了,因为据说当时那个黄萧养手底下有至少数万能征善战的水贼。

    但是谁也没想到,董兴只用了两战,就彻底平定了广州声势浩大的“黄萧养起义”,而且在首战就在广州城外击杀了贼首黄萧养。

    这份捷报,朱棣当时是见过的。

    后来董兴在第二次战斗的捷报中,将战况描述得十分详细。

    “贼首萧养中流失死,函首诣京师,枭于市,其余伪总兵五府都元帅庆国公曾贡等百余人俱伏诛。”

    当时朱棣看到这,还是觉得董兴这个人很不错。

    毕竟当时他是主将,击杀贼首黄萧养这是大功一件,他完全可以吞没这份军功,但是董兴没有。

    在捷报中,也只是老老实实地去写,贼首萧养中流失死。

    后来的描述,几乎也证实了,董兴这个人之所以能在这个时代崭露头角,也是有两把刷子的。

    朱棣作为亲身领兵的马上皇帝,看得出来这份捷报描述战况的真实性。

    “萧养族党从广州城外退却,屯聚三山及大良堡等处拒守。臣以为不能给贼众修养生息之机,便于四月十五,率本部官军进攻三山。”

    “贼军聚船六百余艘接战,臣将部下分兵五哨,旁两哨为左右翼,进抄其后,自领中三哨直冲贼船,生擒八人,杀溺死者甚众,焚船百余艘,吕公车七辆。”

    “十六日,追贼至五斗口及北水堡。十八日,追贼抵潘村冲鹤金斗。前后遇敌拒战,生擒二十余人,又斩首三百余级,焚船三百余艘。”

    “鹤金斗是逆贼黄萧养的故乡,臣以为,必是贼巢所在,务必清剿干净,以给余贼宵小之以震慑,于是尽杀降贼,将贼首萧养残存之党族押缚京师。”

    就是这第二份捷报,在朝廷中掀起了轩然大波。

    很多言官、御史开始扣字眼,说董兴是在山东就没干好事儿,以屠杀邓茂七所部降贼献功起家,是个十足的刽子手。

    更有言官,拿着广州当地百姓所谓的联名疏,弹劾董兴在黄萧养的家乡鹤金斗实行“三光政策”,残酷镇压,焚烧房屋,挖掘坟墓,使鹤金斗遭到一场浩劫。

    这些奏疏,都被朱棣压下来了,但实在是太多了,就这么压着不是办法,得派人去调查调查。

    于是,原名叫做徐珵,现在改名为徐有贞的佥都御史站出来了,作为前往广州、山东调查此事的主持者。

    所谓时势造英雄,每个人,都有属于他本身的一次机遇。

    董兴这个人,作为时代浪尖上崛起的一个小人物,是真正的白手起家。

    他不像陈懋和云贵总兵郭铉,都有祖上的战功荫福,朱棣在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时,董兴已经二十八岁了。

    而当时的他,原本只是一板砖砸倒一大片的山东济宁当地中层军官,这样的人,却在水贼邓茂七作乱时,率领本部接连告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