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丽家族 3-第10/15页

加入书签
就在《ABC谋杀案》中,波洛和黑斯廷斯上尉聊天,关于理想的犯罪。换句话说,倘若让波洛点菜,他将点什么?波洛向往道:“会是个非常单纯的犯罪,丝毫不带错综复杂的罪行。是一宗平静的家居生活的罪案——非常不带有感*彩,极其隐秘。”黑斯廷斯上尉又问他如何算是隐秘,波洛就举一个例子,四个人坐下来打桥牌,壁炉边坐了个看牌的,然后,这人死了——他说的就是《牌中牌》。

事情就是这样,谢塔纳先生的客厅里,洛里墨夫人、罗伯茨医生、安妮?梅雷迪思小姐、德斯帕德少校,四人一桌桥牌。谢塔纳先生坐在壁炉前,忽发现,他被一柄宝石匕首刺死,这把匕首来自他自家的收藏柜。凶手就在这四个人里。每个人都起身离开过牌桌,取饮料,给壁炉添柴,拿鼻烟盒,做“明家”的绕过桌子看搭档的牌——就是在中间某个当口,杀了谢塔纳先生。动机似乎有的是,谢塔纳先生如此令人厌恶:罗伯茨医生觉得他狂妄伤人;洛里墨夫人认为他生性恶毒;安妮?梅雷迪思小姐害怕他,他看你的样子就好像会吃了你;德斯帕德少校很简单,他讨厌他的体味——当然这些都不足以要去谋杀,可是谁又知道其中的隐情呢?像谢塔纳先生这样的神秘人物:身家来历不明,过着豪富的生活,结交八方宾客,而且,似乎他掌握了所有人的**。问题是即便有了足够的杀人动机,却也未必杀得了。谋杀现场如此不具备谋杀条件——这就是波洛说的,“单纯”,非常单纯,单纯到几乎难以考虑动机,也就是《ABC谋杀案》中说的“历史”,“谁能够从死亡中得利”。需要考虑的仅只是,如何实施杀人计划。*警监的注意力在各人离开牌桌的次数和时间长短,这是谋杀的外部根据,而波洛一贯重视内在的条件,他的问题是关于牌局。他依次询问各位,总共打几局牌;谁和谁搭档;谁输谁赢;个人牌风如何。他将四个人的记分表很宝贵地收拢起来,说从上面可以看出“人的个性”。比如,德斯帕斯少校字写的很小,记上新的数字的同时就划掉原来的,说明什么——“他宁愿一下子就搞清楚自己的处境”;洛里墨夫人的字形很有品位,说明她受过良好的教育;罗伯茨医生的字则“华丽且略显轻浮”;安妮?梅雷迪思小姐的记录没有体现特别的风格。记分表还记录了牌局的进展情况——第一盘,“平平淡淡,很快就结束了”;第二盘,由于是少校记分,边记边划,看不出过程;第三盘,很精彩,双方的分数都是高水准的,不过,罗伯茨医生叫牌太高了;第四盘,罗伯茨医生叫分比较低……波洛还登门请求当事人为他复盘。洛里墨夫人显然对桥牌有惊人的记忆力,照了记分表,每一步都复出来,最为“惊险壮观”的是第三轮,她与罗伯茨医生搭档,罗伯茨医生的牌都叫得很高,忽然间还叫了一个大满贯。夫人说:“他这样叫真没道理,但是出乎意料地我们却打成了。”德斯帕德少校对桥牌没太大的热情,只是偶尔应景,所以请求他复盘没什么收获,但他也记得有一盘中,罗伯茨医生叫牌叫得太高。罗伯茨医生的回忆也不怎么样,但他一语道破波洛的用心:“你是说凶手在盘算着如何下手的时候,情绪肯定会有所变化,这种变化有可能从牌路上反映出来?”波洛承认了这一点。至于安妮?梅雷迪思小姐,波洛并没有请她复盘,也许是波洛心存偏见,认为这类“女伴”身份的人,没有自由的个人生活,所以也不习惯昭示性格色彩。他倒是额外地出了一个小测验题,就是前边提过的挑选丝袜的测验,针对她的品行。还是偏见,或者说是经验作怪,认为对于某类人来说,品行比心理更有说服力。

这桩条件单纯的谋杀案——“没有指纹,没有可供调查的文件,甚至没有一片纸头,只有这四个人……还有那几张记分表”,侦破的手段不得不也变得单纯,主要是记分表,这有些类似现代科学的测谎仪。记分表上最引人注意的是一千五百的超高分,有人叫了“大满贯”——“桥牌中最扣人心弦的莫过于‘大满贯’了”,在这抓人的几分钟里,也许,事实上果真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和单纯至致的《牌中牌》相对,《尼罗河上的惨案》则是顶级繁华,所有的配置都超乎寻常的华丽,光芒四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