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一听十分有道理,然而仔细一思考,便会发现句句都是在强词夺理。
贾诩无奈道:“此事诩理当避嫌才是。”
他作为与此利益相关的本籍人士,自然不怎么好置喙。
“此处已无外人,文和总不能再避嫌了吧?”
张晗不愿再给贾诩推辞的机会,开门见山地问道:“若是让文和来治理凉州,你会如何做?”
贾诩闻言陷入了沉思。
张晗并不催促,静静地等着他的答案。
稍顷,贾诩对着张晗小小一揖,正色道:“诩有三策。”
“请细细道来。”
“一则整顿吏治,铲除积弊。”
苛政猛于虎。而凉州目前最大的问题便是吏治**。官吏横征暴敛,军队纵掠横行,致使汉羌之间矛盾重重,以至于战乱频频。
张晗颔首赞同,“此痼疾也,不可不除。”她这段时间忙前忙后,就是想让凉州的吏治恢复清明。
“二则徙民实边,修耕值、蓄军资。”
近几年来,朝廷放任边患蔓延,不少百姓为了安稳,不得不背井离乡,前往三辅或内地地区。
土众人少,民非其民,土地与百姓极严重失衡,凉州已经沦为了一块“虚土”。
张晗面露思索之色,沉吟道:“司隶地区大乱,流民不计其数。若是此时在粮食、农具等给予优惠,流民自然愿意前来。”
“至于修耕植、蓄军资,文和此法似与先人的屯田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汉宣帝时的大将赵充国,在平定羌人叛乱时,便曾经实行过屯田之法。这位名将对囤田之利做了精辟无比的概述:“屯田,内无亡费之利,外有守御之备。”
贾诩赞同道:“主公英明。”
张晗失笑——贾文和就算恭维人,也还是那副古井无波的表情。
“文和莫再卖关子了,快告诉我最后一策是什么?”
贾诩默默腹诽:这倒打一耙的作风,真是越来越像他的某位同僚了。
“三则恢复边郡举孝廉制度。”
按大汉律,郡国二十万口,岁举孝廉二人;边郡十万口,岁举孝廉一人。随着凉州人口的减少,其下辖的诸郡又变为两年才能举荐一人。
然而没过多久,这两年举荐一位孝廉的资格也变得越发飘忽。
自羌乱以来,凉州已经数年没有以孝廉入朝的士子了。士子随之失去了最为重要的晋身之梯。
恢复举孝廉制度,既能趁机安抚凉州士族,也能更好地吸引内地士庶迁往凉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贾诩无奈道:“此事诩理当避嫌才是。”
他作为与此利益相关的本籍人士,自然不怎么好置喙。
“此处已无外人,文和总不能再避嫌了吧?”
张晗不愿再给贾诩推辞的机会,开门见山地问道:“若是让文和来治理凉州,你会如何做?”
贾诩闻言陷入了沉思。
张晗并不催促,静静地等着他的答案。
稍顷,贾诩对着张晗小小一揖,正色道:“诩有三策。”
“请细细道来。”
“一则整顿吏治,铲除积弊。”
苛政猛于虎。而凉州目前最大的问题便是吏治**。官吏横征暴敛,军队纵掠横行,致使汉羌之间矛盾重重,以至于战乱频频。
张晗颔首赞同,“此痼疾也,不可不除。”她这段时间忙前忙后,就是想让凉州的吏治恢复清明。
“二则徙民实边,修耕值、蓄军资。”
近几年来,朝廷放任边患蔓延,不少百姓为了安稳,不得不背井离乡,前往三辅或内地地区。
土众人少,民非其民,土地与百姓极严重失衡,凉州已经沦为了一块“虚土”。
张晗面露思索之色,沉吟道:“司隶地区大乱,流民不计其数。若是此时在粮食、农具等给予优惠,流民自然愿意前来。”
“至于修耕植、蓄军资,文和此法似与先人的屯田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汉宣帝时的大将赵充国,在平定羌人叛乱时,便曾经实行过屯田之法。这位名将对囤田之利做了精辟无比的概述:“屯田,内无亡费之利,外有守御之备。”
贾诩赞同道:“主公英明。”
张晗失笑——贾文和就算恭维人,也还是那副古井无波的表情。
“文和莫再卖关子了,快告诉我最后一策是什么?”
贾诩默默腹诽:这倒打一耙的作风,真是越来越像他的某位同僚了。
“三则恢复边郡举孝廉制度。”
按大汉律,郡国二十万口,岁举孝廉二人;边郡十万口,岁举孝廉一人。随着凉州人口的减少,其下辖的诸郡又变为两年才能举荐一人。
然而没过多久,这两年举荐一位孝廉的资格也变得越发飘忽。
自羌乱以来,凉州已经数年没有以孝廉入朝的士子了。士子随之失去了最为重要的晋身之梯。
恢复举孝廉制度,既能趁机安抚凉州士族,也能更好地吸引内地士庶迁往凉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