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朝堂秘事

加入书签


作为天下的主宰,皇帝老子该不会有什么愁事吧,最起码每日的柴米油盐不用惦记,有多少老婆孩子也都养得起,更何况一言九鼎,生杀予夺,该是何等的泰然随意,天底下也只有这个行当最美了。

没当过皇帝的人大概齐都会这么想,特别是有些面北背南跪腻了的人更是心焦得不行,巴不得一步便蹿上那个位子,也来他一回唯我独尊。所以天下间越好的东西越有人争,没有哪个为了坐大牢而争得头破血流的。之前不就有过这种事,叔叔抢了侄子的位子,为何?还不是这行当好嘛!

人上人也是人,皇帝也有皇帝的苦衷,他忧心的当然就是自己这个好行当了。

从太祖皇帝到当今已经过去了五十多年,虽说这期间也闹出了叔抢侄这等祸乱,但大体上还算平稳,争来抢去的还不都是自家人,谁坐还不是坐呢。但随着千里之外的一则讯息传入,当今这位说一不二的到底还是坐不住了。

有人要谋反!而且风闻已久。

奏报中还提到,永宁府辖内似有前朝皇室藏匿的财宝,所谓谋反便于这些财宝有关。好家伙!有了钱财便可以聚兵,到头来又是一场祸事,是可忍孰不可忍!

那密折只说有人谋反,却并无详实之据,概括起来就是苗头或传言一类的捕风只说。似此等情状当然难以用兵,所谓有的放矢,只有查清了方可予以铲除。

此事非同小可,所用之人须得忠勇睿智才行,否则一旦出了差错便不可收拾。

最终身为三公之一的太傅邹大明和刑部尚书魏光忠确定了为首四人,兵部也在禁军中挑选数十精干随同,至此这一负有皇命的特殊组合便告结成。

邹大明选中这四人是有特殊考量的,他们乃是结拜兄弟,又在同时投入内卫和刑部奉职,对皇命和朝廷也每每都是恪尽职守,忠勇可嘉。而且他们还有个特别之处,这哥四个原本就来自于江湖草莽,进入宫廷后又都改了名号,此等对内对外都可以模糊的角色自然是此行的不二人选。

大概月余之后终于传回了音讯,他们此行并不顺利,虽明确了迹象并不是道听途说,却也只捕到了些许小鱼小虾,真正的作俑者始终不见任何行迹。

吃不好睡不香的皇上当然不肯作罢了,于是这一众人便就地隐伏了起来,这还是那位太傅的主意,欲速则不达,只能暗中密查了。

四人中的老大张瑾为人慎重,也曾做过小吏,正好可以在州衙权做副职,以隐匿身份。老二曾鸿原本就做过镖师,由他带着数十精干开设镖行便再恰当不过了。

老三徐文祥和老四侯双以往是天下四大帮派之首“威虎堂”的兄弟,此次便改回名号重新入帮,以为相互策应,而且传言威虎帮也与谋反有涉,正好可以就近探查。

这些人就此在永宁府周边撒开了网,细细捕捉着哪怕极其微小的变故。

章立疑心的没错,这四人就是他的父亲张化永和曾乙、徐三行、候七三位叔叔,只不过他们的名号在京中就曾经有过改变,这是他儿时所不知道的。而他的师祖也被老爹软磨硬泡地请了出来,其实他自己也是那老头很早就选好的人,这一点他就更摸不着边际了。

他们在永宁府一耽搁就是一年多,真应了太傅的想法,欲速不达!张化永等人当然也没懈怠,抛开忠勇不提,单单只一个前程就够让人提神的了,这事办好了自不用说,加官进爵皆大欢喜,可一旦坏事那就不是挨顿骂那么简单了。

万分警觉之下,殚精竭虑的张化永到底还是摸到了那些人的确切消息。这是他的一个线人报来的,万分火急。尽管之前还收到了那位隐士东来大师的警示,但机会稍纵即逝,他什么也顾不上了。

而就在当晚,章立又遭遇到了离奇的怪事,他揣测,应该是那些人有了警觉,那人分明就是冲自己来的。儿子是东来大师的弟子,大师也曾有过暗示,自己的儿子有其不可替代的使命,他不能现在就让儿子牵涉其中。他相信这位亦师亦友的老人一定会设法保全的。

张化永的功夫毋庸置疑,所谓的打遍京师无敌手也不是胡吹,作为无极门出类拔萃的佼佼者他曾让很多江湖高手望而生畏,-这也是他胆气的来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