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入梦

加入书签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者,大曰逝,逝曰远,却远曰反,万物始于原点也终会归于原点,周而复始。

人亦如此,一脉相承,分裂,再分裂,却终究不离本源,殊途同归。

有诗云:一念混成乾坤始,极微之处塑众生。是非善恶彼与此,随世之相相无名。

试问,何以一览无余?

五维世界以及多维世界是什么样的,这在科学界和哲学界都有很多的探讨和猜想。其实就目前而言,或许连有没有多维空间都还没有定论,那么在我们之前的古人眼里呢?所谓的五维又是什么?在那个连地球是方是圆都不清楚的年代,他们又是如何看待这个世界的呢?

就说眼前这块巴掌大的地方吧,虽说名不见经传,却有着绝对的与众不同。死人的事每每都在发生,和生孩子一样没什么好奇怪的,可这里却别具一格,所有故去的人无一例外的都是成双成对,别管怎么死的,三天之内一定还会有一个亡者相随,莫不如是。

民间传言,此象似与当年的一处香火有关,但具体的说法也都是人云亦云,真相似乎根本就不存在。

这是此地最大的谜团,虽历经数十载,却从未得解。

如今,到底还是有人为这事来了。

来的是一位老先生,而这位老人家一看就是个有来历的人,因为没人知道他的来历。

此时他就在镇外的一幢山间草舍里,一位年轻人与他相向而坐,看情形彼此间似乎也谈不上熟络。

那老人整体便只突出一个“瘦”字,看不出年纪,纵横的皱纹里也不知藏了多少故事。此刻他正用复杂的眼神看着面前的年青人,眉宇间是显而易见的忧色。

“老子所说的‘道’究竟是什么?”年轻人发问。

“这个嘛……”老人眨了下枯干的眼皮,那里面竟射出些许闪亮的光来。他说:“通俗地讲,道是世间万物的本原,是万物的规矩,也可以说是世人行事的规则。道在天地之前就存在了,它无始无终,是它生成了万物,所谓的阴阳二气便是由道而生。阴阳为正反,世间的一切都是相反相成,相互对立的,就如圣人所言: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做人也是一样,应遵循天道,顺应自然,不做无谓之争,方能空碗盛物,无与相争。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了。”

“您老说天有九重,那我们是第几重啊?”年轻人又问。

老人似乎很满意他提出的问题,颇感欣慰道:“问得好,我们现在处于第四重。不过对于‘意念体’来说却是初始阶段,灵智初开,也是必须经历的关键一重。”

“意念体?”

“对,每个人都是一个意念体,他轻到没有分量,不生不灭,随道衍生而来,分分合合,且聚且散,与道同修。”

年轻人不解,“我们是第四重,那第一重到第三重又是什么?”

“第一重是混沌初开,就像腹中即将分娩的胎儿;第二重是咫尺方圆,只有前后左右,却没有上下乾坤;第三重则是天开地辟,却没有过去和未来。不过所有这一切都是预设好的,终究都在道的本原之内。”

老人笑了笑,又道:“接下来该是要问第五重了吧。其实,进入五重天的是人的意念体,也只有意念体才能挣开现世的所有束缚,本身存有分量的东西是无法逾越的。哦,对了,问你一个问题,知道过去和未来吗?”

年轻人也笑了:“过去的只是听说或书中所载,

也不见得真实。至于未来,那只能问算卦的了!”

“哈哈!就是,但五重天和四重天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他们很清楚过去和未来,包括自身的来龙去脉。也就是说,世间的一切都已经发生过了,且周而复始,而其后的些许变化也不过是更高层次有目的的修改和完善罢了。”

简直匪夷所思,已经过去的还能修改?这当然超出了年轻人的认知,他只认为过去的就是过去了,不会重来。便难以置信地问:“即便过去的能修改,那修改之前的就不在了吗?那不也一样还是过去吗?

老人点头道:“说得好,所有过去的当然都存在,经过修改的和原有的会共行,而且不止一次,也就是说会有很多的你和我。是不是觉得不可想象,但事实就是如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