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五章 请陛下往泰山封禅!

加入书签


  两杆老烟枪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跟拉家常似的,倒也轻松,就是有些费烟。苰

  “陛下。”

  徐风雷从怀中掏出一本小册来,递了上去,

  “您瞅瞅,这是我在民间调研得到的问题。”

  “老百姓的诉求,不少哇。”

  李世民抖了抖烟灰,接过小册,一脸讶异的望着徐风雷。

  “听明……你去民间走动了?”

  他问道。苰

  翻开册子一看,上面的小字瞬间吸住了李二的眼睛。

  “没错。”

  徐风雷咧嘴道,

  “您不会真以为我这个监国,就是整天偷懒耍滑头,正事不干的吧?”

  “那您可真是小瞧我徐某人了!在其位谋其政!只不过,我走的不是寻常路子而已。”

  政务,他并不熟悉,不如交给业务熟练的房玄龄、长孙无忌等能臣去干。

  他所擅长的,正是走基层,去乡下调研,倾听百姓的声音。苰

  唰唰。

  “粮种、水源、赋税、械斗、治安……”

  李世民不断翻看着,越看表情越是惊讶,拍着册子大赞道,

  “好,好啊!”

  “听明,是朕错怪你了,是朕错了!你小子,是真办实事啊!”

  “你记载的这些民生问题,朝堂上是根本不可能出现的,但确确实实,又是普遍存在的,朕也知道一些……”

  “就比如这个争抢因水源而械斗,这自古就有之;还有缴纳赋税时候的这些猫腻,朕多多少少都知晓一点,但没你这边记的这么详细。”苰

  “瞧着这上头记录的话,老百姓们的怨气似乎还不小啊……”

  徐风雷点了点头。

  “的确。”

  他正色道,

  “这些,关乎到底层百姓的生存,于他们不利,他们自然有怨言。”

  “我记录的,都是乡间农人所口述的,秉承着‘真实’二字,没有一字删改,也没有润色。”

  “农人们的语调,就是这样的,或许有些粗鄙,但句句都直指核心问题。”苰

  “底层的声音,是微弱的,但也是最强音。”

  李世民不断的翻看着小册子,连连点头。

  “你做得对。”

  他应道,

  “历来改朝换代,就是老百姓的怨气过重,最终你也发声,我也发声,连成了一片,便形成了最强音,席卷天下。”

  “陈胜那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犹在耳畔,不得不谨慎呐!”

  “朕也算半个开国之君,得让老百姓们从战乱困苦的泥沼中挣脱出来,把日子过好,才能使人心向唐。”苰

  “陛下圣明。”徐风雷恭维了一句。

  不得不说,有李二这样的君主还是很舒服的,有着雄才伟略,也重视小民生计,难怪当政才二十来年,却能为后世标为帝王模范称颂。

  两人正聊着,却见一传话太监行至院内,行礼恭声道:

  “陛下,河间郡王李孝恭有折子,请您阅览。”

  李世民微微挑眉。

  “河间王?他没事有什么折子上?”

  他讶然道,苰

  “递上来。”

  “是。”

  太监将奏折恭敬奉上,

  李世民随手打开,只看了两眼,便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个李孝恭,真是爱拍朕的马屁,没事就吹捧朕一番,对朕极尽溢美之词,肉麻死了。”

  李二打趣道,

  “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朕的忠实小弟呢。”苰

  事实上,李孝恭比李世民年长不少,是他的堂兄。

  “他说什么?”

  徐风雷来了兴致,凑过来道,

  “让我看看?”

  李世民转手就递了过来。

  “说前些年老是旱灾蝗灾的,今年却是风调雨顺,显然是朕的德行感动了上苍,上苍奖励有德明君,故而今年五谷丰登。”

  李二笑道,苰

  “再加上朕还灭了突厥,文治武功皆备,足以行封禅之事,请求朕上泰山去封禅去!”

  “你说,这不闹呢么?大张旗鼓的跑泰山去封禅?朕哪有那么闲,这才刚从行宫回来呢!”

  徐风雷看着奏折,眼瞧着李孝恭的一连串彩虹屁,也是露出了笑容。

  “河间王是个憨直之人,他对陛下的赞美,也不全是吹捧。”

  他道,

  “毕竟,今年的确是无甚灾害,百姓丰收安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