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下山

加入书签


        接下来的两天内,张本道向张守正演示了很多剑术。张守正虽然不认为自己师傅的剑术能高到哪去,但也明白要一下子掌握这些剑术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老道士不在嘱咐,只是简单的出剑。

        好在张守正记忆力好,师傅张本道出剑之势,剑含气韵早已被张守正印刻在脑子里。

        这天一大早,莲花峰顶有一老一小道士,说是道士却没有道袍,两人都是身着青衫布衣。弟子下山远游去,师傅山上送别弟子。弟子打了个稽首即将下山的那一刻。师傅最后送了弟子一句话:不管人间如何,莫失本心。

        一袭布衣青山,身背一把名为雷鸣的无鞘木剑,头上插着一把奇怪木簪,腰间别了一个赤红色酒壶,是师傅临行前送与他的,里面装的是山下酒馆自酿的浑浊黄酒。别看酒壶不大,里面却内含小天地,有着大概一立方的空间。

        师傅在送他黄酒的时候对他笑言说,这酒葫芦没什么,也就是一件咫尺物,我在上面施了个障眼法,寻常人看不出来。就是这酒有点贵,我为了灌满这壶酒可是赊了足足三两银子,接下来的几天想是喝不着黄酒喽。

        青衫客告别老青衫。这一刻,张守正正式下山去,征途无垠,仗剑踏八荒。

        ——————

        洛阳驿道上,有几辆马车正风尘仆仆的向着京城赶路,马车旁还有专门的官兵开路,驿路很平整,马车一点也不摇晃。

        马车内,有一红裙少女脸上挂着相思泪痕正蹲在马车的角落里哭泣,但可能是因为哭的太多的原因吧,此时少女已经无法再哭出泪了。

        这红裙少女正是林渔。自前些日子前往青云观返回家后,便经常这样哭哭啼啼的。此时少女已经跟随父亲在前往京城的路上了,再往北走一点就到京城了。

        此时,夕阳西下,落日余晖照在驿道上,染红了洛阳的天空,世人都称道洛阳的落日,但林渔通过车窗向外张望时此时却觉得这夕阳格外刺眼。周围一片寂静,只有车轱辘压在厚重火红枫叶上的声音。林渔觉得这声音格外寂寥。

        林渔身旁有一中年汉子。此人肤硕体胖,目光有稜,红颊青眼,壮健如虎,一身儒士打扮。

        中年汉子叹了口气,他这人向来不会劝他人宽心,如今也不知道如何去劝他的傻女儿。

        这中年汉子正是林渔的父亲林守峰。三年前,林守峰将林渔留着小镇上,只身赶赴京城,参加三年一次的科举考试,一路上磕磕碰碰,但好在成功赶上科举,并被当朝宰相杨传胤所赏识。他在科举考试上也一鸣惊人,幸榜上有名,夺得榜眼。面试之时,连皇帝都对他的文章夸赞个不停。后又有人私下称赞林守峰文状元。

        如此有才华又为何不是状元?呵,据小道消息说,本次科举考试的状元时本朝武安郡王的儿子,其他也就不多言了。这武安郡王可是跟当朝皇帝关系最好的一位郡王,他的话比其他郡王的话都管用。至于他儿子为何去参加科举考试,就不得而知了。

        “爹,我想回家,我不想去京城。”红衣少女哭哭啼啼道

        林守峰一脸无奈,他轻声开口道:“爹不想也不能让你意气用事,我得给你妈一个交代。这件事,至少也要三年后再说。我答应你,三年之后,你要是执意要回去,我便派人护送你……”这是林守峰做出的最大让步了,不能再早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