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说道慕容明离庄闭关,在山上遇见段誉,并出手过招。段誉武功之高,使得慕容明心里大惊。对招之中,段誉看出慕容明身怀两种内力,却没有融会贯通,已隐隐有入魔的迹象。他对慕容复的大彻大悟,甚感欣慰,也被王语嫣的重情重义感动,为不能见她最后一面而深表遗憾,于是便看在故人份上,助慕容明打通奇经八脉,让他体内两股真气融会贯通,以免走火入魔。
如今慕容明奇经八脉被打通,小无相功与他体内的数十年功力相融,内力大增,练小无相功更是效果显著。慕容明心想:“幸有前辈为我打通奇经八脉,否则不知要练上几年才能使两股真气相融,要知体内有两股内力,长久下去,轻则全身疼痛难受,重则将会走火入魔,经脉尽断。这位前辈究竟是谁?他言是爹娘的生死之交,我又未曾听娘亲提起过,罢了,日后再去寻找答案吧。如今既已无后顾之忧,那接下来就可放心的潜修武功了。”
这段日子,他认真阅读书架上的武功,努力记在脑里,心想:“这些都是各门派的武学招式,只需记住便可,将来小无相功大成,这些招式就可随意拈来。慕容家的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也可再现武林。”
想到了这,慕容明突然忆起慕容复给他的家传武学斗转星移。斗转星移武功心法,乃慕容龙城所创,当年也只有他练到至高境界第十二层——乾坤星阵。慕容龙城凭借斗转星移,可说是当时武林数一数二的绝世高手,能在他手上走满三招的几乎少之又少。而慕容复当年闯荡江湖之时,也只练至第七层北斗移辰,却足以让江湖上的豪杰闻风丧胆,与萧峰齐名双峰,称南慕容,北乔峰。可见斗转星移这门武功何等高深莫测。
慕容明寻思:“这斗转星移越往后练,对内力的要求就越高,且斗转星移的练法,也有讲究练武之人对内力运用的认识深浅,以及对招式的积累多少,修炼不应急于一时,还是先练好内功,与其他武功。”
于是慕容明便潜心修炼小无相功,小无相功是逍遥派的一门顶级内功之一,威力强大,其主特点是不着形象,无迹可寻,只要身具此功,再知晓其他武功招式,依仗其威力无比,模仿他人绝学甚至能胜于原版,若非此道高手,决计不能分辨,当年大轮明王鸠摩智就是学会此功,并用此功催动少林七十二绝技,挑战少林,打败当时几位武功高深的高僧。可惜鸠摩智修习的是残篇,因此细微曲折之处,难免似是而非,且急于求成,多种内力并存与一身,最终走火入魔,幸在枯井中功力被段誉所吸取,才得以保命。这也是段誉会小无相功的来由。小无相功即是道家高深内功,讲究清静无为,神游太虚。慕容明从小便种花读书,清静,闲逸。况且他如今并无当年慕容复要复燕的担子,因此练起来更是进步神速,得心应手。
练武讲究的是专注,倘若俗事太多,也就无法专心。这也是为何道家的无窍无为,佛家的六根清净,他们这两派的武功能得天独厚,成为武学中的泰山北斗。小无相功若能炼成,招式便能随意拈来,若当年慕容复会此功,那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名声想必会更加如雷贯耳。
慕容明除修习小无相功之外。还练王语嫣创下的武功,怜星摘月手和逍遥玲珑步。怜星摘月手分三路,第一路为擒拿手法,共三十六招,第二路为空手夺白刃手法,共四十八招,第三路为掌法共十七招。是王语嫣阅览无数的擒拿手和空手夺白刃手法,
以及各门各派的掌法,再加上逍遥派的武学精华,慕容家的武功路数,所创造出来的一门实用非常的高深武功。至于名字,就是一天在深夜里,王语嫣在星辰之下,思念她的表哥,忆起以往的点滴:“云空点缀,星月相伴,惜我怜星,不忍摘月”,便是因此而来。招式如其名,怜星摘月,讲究险,准,奇,幽。招数虽不多,但招与招之间融会贯通,比划时料敌先机,出手优雅,闲逸自在,似蜻蜓点水,泰然自若,但却见招拆招,攻敌要害,凌厉非常。
而逍遥玲珑步,是王语嫣在凌波微步六十四步的基础上,据紫微斗数创出九步,再将已失传的八步仙游,都融入到凌波微步当中,使其足有九九八十一步。‘体讯飞凫,飘忽若神,动则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若还。’这三十六字本是这门步法的至为精要之处,再加王语嫣后添数步,更如玲珑小巧,凌波逍遥。施展出来,如轻歌曼舞般美妙,能闪避任何招式之余,更能将体内功力运行一次,等同练功一般。虽以凌波微步为基础,此时却是要比其更为精湛,既属于逍遥派武功的延伸改良,因此王语嫣便将其重命名为逍遥玲珑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