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宴饮-第2/4页

加入书签
        右侧最首的一席,是看起来年约花甲的老叟。

        这人两眉之间有着深深的刻痕,大抵是常常眉头紧锁之故,下颌处留着黑白掺杂的胡须,打理地十分用心,只是乌黑透过青白的肤色,在他眼下处聚集,显得又有些憔悴。这人大抵公务繁重,常常不得歇息,或是他寝食难安,夜不能寐,致使眼下乌青。

        位置上为群臣之首,年岁也对得上,再看裴弓昌给他另赐的烤炙和美酒,更显皇恩浩荡。宋遥瑾心下便对这人身份有了猜测,他应当是右丞相,胡铭。

        胡铭这人,外界传的颇有些传奇色彩。

        他曾是一介庶民,不知出身来路,硬是凭借着一口辩才逆转了身份,从平民到士人,得到了大梁庄王的欣赏,一路平步青云,很是年轻就做到了大梁的御史大夫,位列三公。然而不知什么原因,做了五年御史,胡铭突然辞去了官职,说是要云游四方。

        天下人本以为他是要效仿先贤,做个避世的隐士,纷纷替他可惜大好前途。却不想过了两年,胡铭一跃成为了虞国的郎中令,引得人私下议论。不知道他是用什么法子,两年就成了虞国九卿之一的郎中令,不知道为什么虞王肯任用大梁的前御史,更不知道他为什么要舍弃在大梁公的爵位,去求一个诸侯国的卿。

        不过很快更令人讶异的事情发生了。

        当时裴弓昌派胡铭参加了一场必胜的小战役,回来之后胡铭便有了军功加身。在胡铭成为虞国郎中令后不到一年,老丞相辞世,裴弓昌直接越过了当时的左丞相,直接提拔胡铭做了右丞相,成为百官之首。

        至于裴弓昌为何如此器重胡铭,甚至愿意破格任用他,民间并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

        据说,当初胡铭离开大梁后周游列国,各国国君也愿意见一见这位青年有为的前御史。但是胡铭四处观察,发现列国都没有能打动他的地方,直至来到虞国,他见到了裴弓昌。而二人会面之后,促膝长谈,聊了三日才结束。在此之后一段时间,胡铭就被一路提拔,直至右丞相。

        这些传言不可尽信,民间的传说总是会增添一些夸张的细节,好让故事更加有趣。但是胡铭的能力确实天下共睹,有他在的虞国,比以往更加强大了。

        而与胡铭相对而坐的,则是个有些胖的老头。

        年纪与胡铭相仿,有个大肚子,他坐在席子上看起来不是很舒服。但是脊背也是直的,前胸挺起来,脸微微上扬着。身边的婢女将熏肉喂给他,他就微微眯着眼睛,嘴里嚼着,很是享受的样子。

        这人便应是当今的康氏族长,也是左丞相,康行恩。

        历来官场之上,政敌之间最是相看两生厌,堂上就互相攻讦对方党羽,下了朝更是希望置对方于死地。

        而虞国因为裴弓昌狠厉专权,君主权力极大,官员对虞王都万分敬畏,不敢在他面前放肆争斗。但是私下里这种事情却并不少。

        当初胡铭接替老丞相,跃升为右丞相,而在这之前,康行恩已经做了几年左丞相。本来不出意外,老丞相辞世,便会由康行恩接替左丞相一职,成为新的百官之首。然而“天降之人”胡铭的出现,导致他这么多年一直被压着一头,始终比人矮上一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