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也看出了各位的尴尬,就说了说自己心中的想法,打破尴尬的局面:
“南京王,我们一定要救,但不一定非要亲自派军去救,我等可设下围魏救赵和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策,不怕朝廷不败。”
此言一出,众人皆是不信,不派军队去救援,难道让空气去。
洛阳王问道:
“爱卿此言何意?”
“我等联盟,拥兵几十万,几倍于汴梁守军,要是我等兵围汴梁,皇帝定会派兵求援,狄青到时大部队回援汴梁,南京之围可解,到时候派一支部队与南京王里应外合,就可反杀城外朝廷守军,而我等也可在狄青未来得及支援之际,攻下汴梁!”
听了他的解释,都如梦初醒,统统反应过来,皆称为妙计,洛阳王出来主持:
“既然大家都认为此计可行,那我们就照此行事,现在我要开始排兵布阵了,希望各位同心协力,一起合力灭掉大宋。”
“淮安王驻地离南京近,就由淮安王派一支劲旅前往南京,除淮安王外其他各位大王与我一起兵围汴梁,等到狄青支援汴梁时,淮安王再与南京王一起里应外合,诛杀剩余围城大军。”
诸位大王都起身拱手称是,就各自离开,调遣兵马,这些反王的一举一动,都在宋梁的掌握之中。
只是范仲淹会投靠洛阳王是他没有料到的,他也很纳闷,了解星国历史的都知道,范仲淹应该是大宋的官员,怎么现在会反叛大宋,看来还是因为自己的出现,让这些历史名人的轨迹完全改变了。
这十二路反王,竟然会被狄青打成十路反王,最后被迫组建反宋联盟,这些都是宋梁料到了的,但是没想到的是他们会集结大军,兵围汴梁,大宋难道会被这十路反王打败吗?
一切都不得而知,宋梁也耸耸肩,不关他的事,现在的自己只需要厉兵秣马,等待出师的机会,不可贸然行事。
十路反王组建联盟军高达六十余万,将汴梁城围得水泄不通,皇帝飞鸽传书出城,让各路人马前来救驾。
各地的军队将领也是知道如今的大宋皇朝,也是岌岌可危,都在为自己想着后路。
在当代,有军马就有发言权,就有权利,如果为救皇帝失了自己话语权的资本,就相当于自掘坟墓,各地守军都你望望我,我看看你,谁都不愿当出头鸟。
汴梁被六十万大军围困的消息很快传到了狄青耳里,狄青大惊,想不到这群反王还联合起来反抗了,这下就很难处理了,各个击破倒是容易,可一旦他们拧成一股绳,就要花很大的代价来扫灭他们,狄青也很是头疼。
“叛军如此行事,想必背后必有高人指点,可得小心谨慎应对。”
狄青在那一阵嘀咕,
“要是回援汴梁,这快要打下的南京不就白忙活了吗?好一个围魏救赵之计,真毒啊!上次在梁山吃了此亏,这一次可不能啊!”
“传令,让穆明峰将军前来议事!”
穆明峰过来之后,
“兄弟,我怀疑敌军给我等布下围魏救赵之计,诱我等回援朝廷,解救南京王!”
穆明峰听后眉毛竖挑,低声问道:
“将军想如何行事!”
狄青凑到穆明峰的耳边轻声言语:
“兄弟,我自要引大军回援汴梁,但南京城就要交给兄弟来守,留给兄弟三万人兄弟只需围而不攻即可,但为兄又担心,他们会趁我回援之际,突袭我等将士,
我将派武严臧带领两万士兵于外围四里处的密林里埋伏,与你相呼应。
兄弟切记,不可有失。”
穆明峰领命退去后,狄青连夜拔营,领兵十五万,回援汴梁。
听到狄青回援的消息,汴梁城内欢喜一片,皇帝高兴的直夸:
“狄家真不愧为世代忠良。”
反宋联盟这边也高兴,认为狄青已然中计,就催促淮安王赶快出兵相救南京王。
狄青内心也是窃喜,根据探子打探回来的情报,和自己猜测相差无异,还好自己早有准备,埋伏了两万士兵在树林里。
面对六十万叛军,自己只带十五万军队,该如何应敌,狄青边走边思考良策,看来只得去各地守军征调军队。
狄青凭借自己扫反大元帅的身份,还真从各地征调到军队加上自己的原班人马一共四十万大军,但是对上六十万大军还是显得有点不够。
听到狄青已经征集到四十万军队,范仲淹给洛阳王建议,马上攻占汴梁城,要是等到狄青大军前来,我等可就被动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