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吸纳版图

加入书签


 天镇县本是一处交通枢纽。

 南毗京畿,西接阳高,北楔蒙古草原。

 在后世素有“鸡鸣一声闻三省”之称,是山西、河北、以及漠南草原三地交界处。

 天镇县在行政区域上,本是隶属大同府的天成卫,是交通要道上的重要军事据点。

 但自从万历末年开始,通往草原的道路逐渐就被八大商人把控,官兵受到贿赂,醉心金钱,也无心管控。

 说到底,最后苦的还是老百姓。

 县官对于敦促百姓的田亩之事关心甚少,反而勾结贩铁起家的豪绅,吞并私人土地,再把失去土地的人变成苦力和劳工。

 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天成卫原本大部分的百姓都没有自由身份,能够有点盘缠的人都逃了。

 毕竟这一面的土地也不算肥沃,百姓们再经过几层剥削,就已经完全没有了余粮,只要在遇上个什么大灾小祸的,就有举家灭亡的风险。

 而当下天镇县内的百姓,全部都是重新笼络过来的灾民,原本的豪绅听闻有流民往这里聚集时早就已经逃窜去往京畿,还没来得及逃的人,已经受到了人民的审判。

 “殿下,您总算是来了!”

 王一水激动迎上前来,众人进到县城里,街道两侧的百姓高举手臂,欢呼声不止。

 这些百姓遇到周遭的夏**队,没有什么恐惧的感觉,看来是在王一水等人的宣传下,对于夏国已经不陌生了。

 陆舟的王驾直接在城内游了一圈,与县城内的百姓挥手致意。

 可始终没在天镇县停下,反而是在王一水的强烈建议下,在傍晚前出了内城,往西行三五里路。

 在前方一片平旷的土地上,有着超级宅院,八十多栋的建筑,雕梁画栋,气派非凡。

 陆舟是第一次走在大明的土地上,同时也是第一次见到这大片的古建筑群。

 龙虎军安顿下来后,陆舟进入了这处深宅大院,摇头感叹不止,这宅子简直就像是一座城池......

 大明朝的底蕴超乎陆舟想象,只不过是北方寒地的一处卫县罢了,却能有如此大的手笔。

 夏国现在虽然说是高速发展,已经进入了蒸汽工业时代,但在短时间内,还是出现不了如此规模的私人宅院。

 “殿下,这是原来八大商人,范家的一处宅院,光是后宅就盖了十几年,当下被我们占据。

 里边的银冬瓜上个月已经全部送到归化城。

 这宅院规模尚可,以后暂且作为殿下落脚的行宫,还算是不错的......”

 王一水解释着说道。

 “规模尚可?”

 陆舟抓住了重点,询问:“大同府的大宅院还有多少?像这样规模的很多么?”

 “不算多,也不算少。

 大同府内几乎是每处卫所,都有规模差不多的宅院。

 就算出了大同。

 宣大府内的豪宅大院,依然是很容易见到。”

 王一水平静的说道。

 陆舟听言这才深吸一口气,看来想要对大明土地进行一番改革,任重道远。

 光是从大同府就能看出许多问题。

 “殿下,其实大同府这片地区,还算是好的。

 原本的八大商都已经被驱逐,奸商的根基全部拔除,我们直接取代即可。

 吞并奸商,总比打那些世家大族的主意好。

 从南面传回来的消息,李自成也逐渐与中原的世族妥协,攻下来的地方,只杀朱明后裔......”

 王一水简单的说道。

 陆舟点了点头:“李自成这样的做法,当然是能够理解,想当皇帝的人都不会得罪天下世族。

 哪怕是流寇出身,到了最后,都得要稳固住这些人......”

 陆舟其实还想说,这就是封建的本质,不管社会发展到什么阶段,下层百姓永远都是底层。

 李自成口号是打官绅、分田地,在世人的眼中,也都认为李闯是败于屠杀官僚,不懂政治......

 而其实,李自成绝对不会是一个极端的傻子。

 在闯军入大明京师前,就已经开始与大族们妥协了,在闯军后期的军队里,也有不少的大族子弟。

 李自成在京师登基时,还顺手封了几个朱明后裔为王,算是破了大例。

 可尽管是这样,李自成的军队还是得不到大部分豪族的支持。

 因为李自成的义军只管妥协,却不能继续维护官绅利益,李闯政权的核心依旧是粗鄙的农民将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