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羁绊-第4/6页

加入书签
    “芳芳同学啊...虽然你是我“爱妻”的闺蜜,但是我认为有必要对你的学习透露一个小小的秘密...就是大越的历史这期末不考”。

    王俊可面向芳子做了拜佛的姿势轻松幽默地说。

    “你咋知道不考!?”

    江丽丽好奇道。

    “我在老师家里花了钱补课了呀”。

    王俊可骄傲说道。

    叮铃铃,叮铃铃....

    随着上课铃声想起,语文老师便走进了教室...

    “同学们,还有三个礼拜期末了”,

    “课堂的知识基本都学的差不多”,

    “现在就自习吧”!

    “你们有什么问题需要和老师讲的吗”?

    刘祖阳老师的话音刚落,便有同学开始围绕老师的话题举手示意问学科的问题。初中第二年,班里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老师的教学相对轻松,不论考试的难易程度学生们都会在考前突击复习抱佛脚。这次的考前学习也是一样,学生们对期末的复习开始高度紧张,一场检验学期学习成果的考试随着假期的临近到来了...

    这时在课堂上复习的余文芳开始认真起来,对待期末考试的她还是非常重视的。尤其是芳子的父母,每到期末的时候家长会便是父母们的“期末考”,分数便是家长的“晴雨表”。当然,芳子的分数也是一直在班级的中等线徘徊,从没让父母失望也没让父母高兴。几年的分数亦是平平无奇般的稳定。

    “好了,大家认真的复习我都看在眼里”,

    “要不要我讲一堂课外的诗词,给大家轻松下”!?

    于是话音刚落,语文老师在同学们的肯定下起身拿起书稿在黑板上板书:

    清江引·越

    樵夫觉来山月底,钓叟来寻觅。

    你把柴斧抛,我把鱼船弃。

    寻取个稳便处闲坐地。

    绿蓑衣紫罗袍谁为你,两件儿都无济。

    便作钓鱼人,也在风波里。

    则不如寻个稳便处闲坐地。

    随着板书的落笔后老师又朗读了一遍。

    “这是越国时期的一种北方散曲,也是我很喜欢的戏文曲调”,

    “当然越国的历史,我也非常喜欢”。

    听完语文老师的朗诵和提示,余文芳顿时兴奋了。对于“越”国的任何事情感兴趣的她哪能错过这等好事于是举手说道:

    “老师,这首诗表达了怎么样的意境和思想”?

    芳子起身对话老师道。

    “是一首作者想置身世外的曲调诗,一种避祸全身的思想和忘情物外的心情”。

    语文老师回答道。

    “这是渔歌,老师为什么喜欢”!?

    “说到这首曲,老师恰恰很喜欢“越”,不是这个朝代的繁华也不是这个国家的强盛。而是当朝的民间影响着我们城市的文化起到演变作用。”

    老师说完示意余文芳落座。

    “江边文化,不得不说到“越”。”

    “他的故事,更要说到我们“平江”。”

    “并且提到这里,他的文化据说有很多的历史的难题...”

    “这个难题,就是让一些历史学家都神往的“灵异”事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