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病愈巧得婢中婢

加入书签


    自从那日戴权走后,张氏、金氏得知徐穆秋已醒的消息,便赶忙前去探望,见徐穆秋并无大碍,也就放心了许多,叮嘱他好好养病,不得轻易出府。

    原来是为了防备这忠顺王府再下暗手,徐穆秋就这样老老实实的在府中将养了半月有余。

    今天,正是祖母、母亲允他出府之日,徐穆秋只觉着空气都是甜的,宛若一匹脱缰的野马,迫不及待地奔向了府外的辽阔草原。

    徐穆秋带着亲随徐乐不自觉地逛到了贾府门前,病后他被牢牢的固在了家中,心里对黛玉始终存着一份挂念。

    身随心动,让人通报了一声,便径直朝着贾府内院而去,片刻也等待不得。

    “见过老太君,请您康安。”

    贾母笑着拉过他,说道:“秋哥儿,你祖母说你这些时日是病了。今日能来我府中,想来已是好了。可是想我这老太婆了?”

    徐穆秋只能应付道:“老太君可是会那易经八卦,可做那未卜先知之事,吾正是因此而来。”

    这贾母人老成精,怎会受他哄骗。只是这人年纪大了,难免爱听点儿顺耳之言,哪怕明知是假,亦欢欢喜喜的与他聊了大半个晌午。

    徐穆秋心中有事,所以显得坐立不安,贾母见状也揭穿,玩心大起,见他越发着急就越不放过他。

    “秋哥儿,与我这老婆子聊天可还算有趣?”

    徐穆秋没有听出话外之音,只能勉强的笑了笑。

    “快去吧,你这猴儿,与老婆子我聊天心不在焉。可见不是真的想我了,亏我还这般疼你。找你妹妹去罢。”

    贾母这时并没有生出撮合两个玉儿的想法,反倒是认为徐穆秋家世配得上黛玉,若两人能成,以这姑舅之亲,多半也能帮衬上宝玉。要不是家中三春,身份上皆差了一筹,贾母还未必舍得让出徐穆秋贵孙婿!

    徐穆秋不知贾母心中所想,紧忙告退,急忙去寻黛玉所在。

    他刚到黛玉闺房门口,想叫她出来一聚,却听见屋内黛玉吟道。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徐穆秋毕竟在国子监,大小也是个魁首,听得此诗,便在门口应道:“好诗,妹妹果如海棠般高洁,只是不知是在思谁?”突然想起红楼中黛玉的结局,又神色莫名的补了一句:“只是妹妹年纪尚幼,这缕相思,可莫要所托非人呐。”

    林黛玉原本正坐床前,想着那个多日不曾来看望自己的坏人,想着想着,便想诗以咏思,想这会儿屋中没人,就没了顾忌,开口吟起了新作的诗篇。

    只是未曾想到这屋外有人,竟把自己的诗听了去,霎时间羞怒不已。后一细听,却是徐穆秋这怪人的声音,心下稍安。

    刚想着要回应于他,突然回味出他话中的意思,哪里来的“所托非人”,他这是何意?他难道不知所托者谁?若他不知,何必如此挑拨于我?许久不来,一来就说出如此伤人之话,这般无情无义,亏自己还如此思念于他!

    少女的心思当真是千回百转,更何况是林黛玉这般的玲珑心,徐穆秋的无心之言,转瞬间便被她理解出了千百个意思。

    “我当是谁?原来是小侯爷屈尊降贵的来到我这寒舍。所托非人,也比无人可托好的多。反正这人也不是你,何苦如此费心。”

    徐穆秋心中本是存着无限的欢喜来见黛玉,刚才在她闺房门外听见这诗,他的喜悦更是难以言表。只是他还不敢确定黛玉心意,又想到红楼中宝玉与黛玉的纠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