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内寂静无声,都在回味这首诗。然后才有窃窃私语讨论声嗡嗡的传开。一声咳嗽吸引所有人注意。孙重山的声音响起道:“唔,不错,这是一首言志诗,从园中葵的生长,再到百川东流不复返,从万物的自然法则中感慨时间不可逆,借物及人。劝人惜取青春年少,努力向上,莫使光阴虚度。当的是一首很不错的佳作......。”
他廖廖几句,即点评精准。周围聆听的士子们心中佩服,暗暗点头,也因林国栋这首诗感到极大压力,确实是一首难得的好诗。石灵、闻人一鸣等人听完也沉默起来,也许是找不出此诗薄弱之处,驳无可驳。
却听孙重山道:“林公子确有诗才,如果不是我前些天得闻一首上好佳作,否则林公子这首将是我近年所闻最好的诗了。”
林国栋道:“哦,竟有此等佳作,孙太学士可否吟来一听?”?他大方应答,显示宽广的心胸。
周围的人又是暗暗点头,这林国栋确实不凡,且极为自信,并不因孙重山将别人的诗置于其上而心生不满,反而坦然相邀。难怪帝都士子认为他的文才可列鑫浩前三。甚至有人拿他与秦紫烟比之文坛金童玉女。
孙重山对这林国栋印象挺好,就点点头道:“嗯,我所闻乃是一首词作,我也不知词牌名,这首词的作者本人也在现场。如果他愿意说出名字,就请他自己说吧。”
孙重山的说又引起嘈杂的议论声,皆在猜测作者是何人。能得孙太学如此推崇,定非无名之辈。有人猜是可列为鑫浩新进三杰的另外两人,张广瀚或者李开元。像秦文韬名气当然更大,但年龄也比这几人大,所以并不与他们排名。秦文韬在早些年也是极为活跃,常出入于各种诗会场合,佳作频出,风头无两。到这几年收敛了心性,只有相熟之人才知道他专注在幼女欣童的培养,心思放到家族的学堂事业上面了。
孙重山徐徐吟道:“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周围又是一片安静,到场无论男女皆才华不凡,“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两句一出,立即就能感受到其中的磅礴气势,词句铺开,气势也不断攀升,也将众人的心神吸摄......。石灵击节赞叹:“好词啊。上阕渲染出风狂雨骤,雨中赶路的艰难。以“莫听”,“何妨”等字词来表达面对艰辛,挫折的不畏惧,反而以洒脱的心态勇往直前。一句“谁怕”,任凭风吹雨打,我自潇洒面对,即表达他不畏艰难的人生态度又自我激励。“料峭”后意境一转,“春风”,“微冷”,“斜照”,意思是风雨后也会放晴,经受住逆境打击后就会有希望的转折。最后“归去”,更是将积极的人生态度升华。哪有什么风雨和晴天,都是心中的执念罢了。其中境界不言而喻!”
石灵评完,闻人一鸣接着评,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将这首惊世之词评的淋漓尽致。不得不说,评论的非常精准。苏佑不知这二人的才学如何,但这评诗水平确是让他惊异。
孙重山当时听到这首词,知道这是一首借雨抒怀的词。从中感怀自身,词中风雨即象征人生风雨又指仕途的风雨,他因怀才不遇而压抑的心境就是因为听到这首词而豁然开朗,胸怀舒畅。这时再次吟出,仍感心神激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