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早不宜迟,北洞山、虎牙山被灭,消息应该已经传出来了,趁着其他这些山贼均还没有摸清具体情况,咱们的优势还能发挥,灭了金乌山庄之后,三百人规模的山寨就都除掉了,抓紧清理剩余的六个山寨,争取不给他们联合抱团的时间。就定在后天晚上动手,诸事的准备,便有劳先生了。明日让俊树留守并继续训练卫士,你和飞宇随我去卫署,熟悉一下炎国的官场规矩,以后和官家打交道的地方还多着呢。今晚麻烦先生帮我写一份邸报,此外后天便把薪俸发了吧。”
戚玉真领命,取来纸笔,按孟阳的意思写好了邸报,下去安排各项事宜。
孟阳心知今天不能习武了,他晚上休息的时间短,又不能练武,结合这段时间的体会,他发现义父教他的知识不少,人情世故他也懂,但是无论是今天戚玉真所提内政之策,还是高俊树和廉飞宇所做的军事安排,这些方面都是他所未涉及的领域,需要多多补习,而眼前更为迫切的,便是认字,识字才能写邸报,识字才能读书。习武重要,知识更重要。
孟阳来到街上,寻了一家书店,这书店装饰古朴,孟阳感觉很有眼缘,便走了进去。书店的伙计迎了过来,孟阳提出要购买一些启蒙的书籍,还有便是兵书战策、治国之道的著作,还要一套字帖。掌柜的是个年约花甲的老者,听到客人要购买不少书籍,知道是大生意,便过来亲自招呼。请孟阳坐下,然后嘱咐伙计挑选图书,送过来。
伙计很快拿了一些书籍过来,根据孟阳的要求,掌柜的为孟阳挑选了启蒙书籍,“这位公子,要论学问,各国士林皆推崇越国的著作,这些便是炎国蒙学所使用的启蒙书籍,均是越国学者所著。”
孟阳接过,发现印刷清晰,版式精致,点点头,说道“劳烦掌柜的,其他要买的书籍,有此版式的话,便都要这个版式”。
伙计又送过来一摞儿书籍,掌柜的接过看了看,又让伙计按照之前的版式换了几本,说道:“小老儿为公子选了这些兵书战策,不知公子读过哪些,便将其全部拿了过来,公子可自行挑选。”
孟阳接过观瞧,只见封皮上分别写着《韬略》、《谋》、《言》、《兵》、《势》、《大匡》、《九变》等等,孟阳点点头道:“掌柜的,这些我都要了。”
掌柜的见孟阳豪爽,便知今日能够多挣许多银钱,心中高兴,嘱咐伙计取来治国著作,“公子请看,这《古帝四书》、《经》、《通鉴》等均是前人留下的治国经典,这安源县境内,治国之书便是小店最全了,其他书店多以小说、戏本为主,市井之人最为喜爱,所售颇多,而经史等书,便少了。小店齐全,概因家父本身也是有过功名之人,对这些书籍最是喜爱,因此到了小人开店,一直贩卖至今。这几套字帖用的是楷书,楷书乃是目前各国通用文字,有颜体、柳体等等几种,请公子挑选。”
孟阳仔细看了,很喜欢柳体,选好之后,让掌柜的将书籍按照难易程度排列并包装好,又采购了一套文房四宝,起身结账,掌柜和伙计将孟阳送到店外,向孟阳告别,孟阳点头,表示会常来。
回到住处,孟阳按照顺序拿起一本启蒙的书籍,打开之后,仔细阅读,遇见不会的字,便写在宣纸上,留待日后向戚玉真请教,一本书中的生字选出之后,孟阳便不再观看,打开字帖开始练字。
孟阳之前识得一些字,主要是那半本诗集里的字,但是对于写字和书法并不擅长。孟东来对孟阳练体的要求很是严格,但是对于读书写字,则松的很,孟东来对于孟阳的未来成长考虑的更现实,不认为孟阳有考取功名的机会,因此为孟阳锻炼一个好身体,作为孟阳日后的本钱。
孟阳拿起毛笔,学着戚玉真写字的姿势,执笔练字,孟阳练得很认真,很专注,虽然前期写的并不像,但是孟阳反复的临摹字体,一个时辰过去,基本的比划比照开始有了很大的改变,孟阳比照最初和最后写的比划,发现变化很大,有了信心,便继续练习。中途孟阳就寝休息,起床之后继续练习,直到天亮。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戚玉真领命,取来纸笔,按孟阳的意思写好了邸报,下去安排各项事宜。
孟阳心知今天不能习武了,他晚上休息的时间短,又不能练武,结合这段时间的体会,他发现义父教他的知识不少,人情世故他也懂,但是无论是今天戚玉真所提内政之策,还是高俊树和廉飞宇所做的军事安排,这些方面都是他所未涉及的领域,需要多多补习,而眼前更为迫切的,便是认字,识字才能写邸报,识字才能读书。习武重要,知识更重要。
孟阳来到街上,寻了一家书店,这书店装饰古朴,孟阳感觉很有眼缘,便走了进去。书店的伙计迎了过来,孟阳提出要购买一些启蒙的书籍,还有便是兵书战策、治国之道的著作,还要一套字帖。掌柜的是个年约花甲的老者,听到客人要购买不少书籍,知道是大生意,便过来亲自招呼。请孟阳坐下,然后嘱咐伙计挑选图书,送过来。
伙计很快拿了一些书籍过来,根据孟阳的要求,掌柜的为孟阳挑选了启蒙书籍,“这位公子,要论学问,各国士林皆推崇越国的著作,这些便是炎国蒙学所使用的启蒙书籍,均是越国学者所著。”
孟阳接过,发现印刷清晰,版式精致,点点头,说道“劳烦掌柜的,其他要买的书籍,有此版式的话,便都要这个版式”。
伙计又送过来一摞儿书籍,掌柜的接过看了看,又让伙计按照之前的版式换了几本,说道:“小老儿为公子选了这些兵书战策,不知公子读过哪些,便将其全部拿了过来,公子可自行挑选。”
孟阳接过观瞧,只见封皮上分别写着《韬略》、《谋》、《言》、《兵》、《势》、《大匡》、《九变》等等,孟阳点点头道:“掌柜的,这些我都要了。”
掌柜的见孟阳豪爽,便知今日能够多挣许多银钱,心中高兴,嘱咐伙计取来治国著作,“公子请看,这《古帝四书》、《经》、《通鉴》等均是前人留下的治国经典,这安源县境内,治国之书便是小店最全了,其他书店多以小说、戏本为主,市井之人最为喜爱,所售颇多,而经史等书,便少了。小店齐全,概因家父本身也是有过功名之人,对这些书籍最是喜爱,因此到了小人开店,一直贩卖至今。这几套字帖用的是楷书,楷书乃是目前各国通用文字,有颜体、柳体等等几种,请公子挑选。”
孟阳仔细看了,很喜欢柳体,选好之后,让掌柜的将书籍按照难易程度排列并包装好,又采购了一套文房四宝,起身结账,掌柜和伙计将孟阳送到店外,向孟阳告别,孟阳点头,表示会常来。
回到住处,孟阳按照顺序拿起一本启蒙的书籍,打开之后,仔细阅读,遇见不会的字,便写在宣纸上,留待日后向戚玉真请教,一本书中的生字选出之后,孟阳便不再观看,打开字帖开始练字。
孟阳之前识得一些字,主要是那半本诗集里的字,但是对于写字和书法并不擅长。孟东来对孟阳练体的要求很是严格,但是对于读书写字,则松的很,孟东来对于孟阳的未来成长考虑的更现实,不认为孟阳有考取功名的机会,因此为孟阳锻炼一个好身体,作为孟阳日后的本钱。
孟阳拿起毛笔,学着戚玉真写字的姿势,执笔练字,孟阳练得很认真,很专注,虽然前期写的并不像,但是孟阳反复的临摹字体,一个时辰过去,基本的比划比照开始有了很大的改变,孟阳比照最初和最后写的比划,发现变化很大,有了信心,便继续练习。中途孟阳就寝休息,起床之后继续练习,直到天亮。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