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章 老实人的智慧与追求-第2/4页

加入书签
        现在有很多关于“富二代”和“官二代”的讨论,传递了一个信息,就是社会阶层的再生产被固化[100]。但可以确信的是,在中国,一个孩子的家庭会影响到他的发展机遇和选择空间。根据经济观察报的统计与报道,在上海比例最高的想做最赚钱的工作的孩子,是父亲收废品的,高达66.7%,打散工的也比较高,40%。初步的猜想上海收废品的行业和北京大概有很大的差异,包括打散工就业条件也很不一样。而在调查这些孩子以后最不想从事什么工作方面,北京很多孩子比较突出地讨厌从事收废品(22.4%)和服务性行业(38.7%),上海比较突出的项是工厂工人(13%),建筑工人(10.3%)。而比如收废品恰是北京比较集中的移民就业渠道,上海在工厂工作的人也比较多。这是一个令人吃惊但又合乎情理的发现,有相当高的比例,这些孩子最不想做的工作,恰巧是父母一方的职业。尤其是在建筑工人和服务性行业,父母从事这样工作的孩子,会表现出对这种工作的强烈的反感。说明父母的职业在这些孩子的心目中并不是很让人愉快的经历。而另一个现实是,尽管很多孩子在10岁的时候,对人生充满憧憬,甚至有远大抱负。但是他们所享受的教育却非常有限,那些在打工子弟学校上课的孩子,很难遇上达到基本师资水准的英语老师,仅此一条,就可以使他们中的大多数与大学教育无缘。再加上目前中国的高考制度给予了北京和上海户籍的人口极大的优势特权。他们的人生起点不知道要比有北京、上海户籍的孩子差距多少。

        老实人始终对于子女有一种歉疚之感。

        老实人因为自身条件的缺乏,认为自己始终不能给予子女最完备的环境和条件。如同山东陈春秀的家庭一样,其父亲始终认为自己无能对不起子女,后来的苟晶尽管消费了网络公正,并且说“即使我撒了谎,你又损失了什么?”她的老师没有改变她的命运,她却改变了老师的命运。得益于网络时代,她改变了命运,命运多波折,让人堵心头,其父亲也是始终怀有歉疚之心,她的老师也始终怀有歉疚之心——歉疚自己的学生和女儿。这一代父辈始终生活在如此心境中。调查资料中其中一个父亲让自己的儿子参军读军校,目前在某985军校做教员,尽管邻居距离咫尺,也无法从他父亲的嘴里知道他儿子的工作地点,父爱如山,要保护孩子到最后一刻。我们同情陈春秀,同时也没有必要苛求苟晶,毕竟社会向前发展不可逆转,老实人的下一代继承了上一代的信念——比谁都更想要改变命运。高考是公平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如果被打破,那么“老实人”这一代至死不肯原谅自己,哪怕不是自己的错,哪怕自己无能为力。

        复杂的情感让子女负重前行,性格孤僻者为一生悲剧埋下伏笔。

        凡是有点知识和文化的子女,在他们的脸上写满了不屈服和不认输。湖南长沙某县高考状元张培祥极其优秀,堪称是悬崖峭壁上长出的一株倔强的小苗,她的作品——《卖米》极其朴实而华贵,如果不是前期命运多波折,她怎会中途折戟北京大学。千里背母上学的刘秀祥犹如汪洋里一条船的掌舵人和船长,船长竭尽所能使尽人生所有,终于到达理想的彼岸。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熏陶,即使是一个文盲,也会懂得新时代的“仁义礼智信”,尽管情感复杂,但是农二代的付出是值得的,产生了广泛的正面的社会效应。

        特别要说明的是,由于性格的影响传承和复杂原因,第二代人固然很努力,仍然遭到命运的打击甚至抛弃。

        比如,来自贫困家庭,从小倔强要强,凭借顽强毅力靠着好心人资助得以完成学业的硕士研究生陈陆洋,在2020年7月6日,广州猎德大桥桥栏跳入珠江身亡跳江自杀。刚刚毕业进入国企,即将开启大好前程之时,却选择轻生……留下18篇日记——据媒体报道,这位来自湖南大学的毕业研究生自杀的原因是因为感情分歧,他一直不能接受事实。北京大学医学肄业博士张进生失业18年找不到工作,目前靠低保生活。根据新京报报道,53岁的刘汉青是江苏省兴化市戴南镇双沐村五组低保户,而他的另一个身份则是哈尔滨工业大学金属材料及工艺系1980级学生。1974年出生的伍继红1994年在广州参加高考,以692分被人大档案学院录取。毕业后,伍继红遭遇应聘单位二次面试落选和父亲去世的双重打击。伍继红有两段婚姻。在第二段婚姻里,伍继红与江西农村的一位农民结婚,并育有6个子女,成为低保户。2003年,张晓勇以县高考理科状元的身份考入清华大学,毕业后曾在广州外企当白领,后因工作不如意,加之老父亲重病,辞职回乡到小区里干起了普通保安,月薪2000元。毕业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王浩(化名)曾在证券交易所工作,被辞退后失去了生活来源,最后不得不靠偷自行车来维持生活。人生不知道叫生离死别,人生不知道叫千锤百炼,情感和社会知识的缺乏是造成悲剧的主要原因,他们的人生如同过山车,到了低点甚至低于普通人。《伤仲永》最后说沦为众人矣,由于巨大的高空势能,甚至跌到尘埃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