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兔子阎王 (上)-第2/7页

加入书签
        坏就坏在他的脾气,常年出门在外,穿州过府的,开了眼界,也沾染了草莽江湖气。由于手上有功夫,为人仗义,年龄不大,他渐渐就成了那些车把式的主心骨,每次揽活儿车行也总是让他出头露面。那一年,车队到了平度地面古砚镇,傍晚正准备投店,遇到打群架,一问之下原来一群当地恶少非礼一名茂腔戏班女旦角,戏班群起相护,奈何人少力单,正被打得抬不起头。信和年轻血气盛,一声招呼,大家抽出马鞭,加入战团,驱散了恶人,领头的更是被信和亲自下手,跑不掉躲不开,抽了个半死。只是没想到这些恶人是当地‘红枪会’的,有人记得了车队的标志,最后找到了车行老板,传过话来,说不给个说法以后甭想在胶东道上行走了。信和为了不连累大伙儿,当面向老板辞工要走,剩下的工钱也不要了,老板也算仗义,当着大伙儿,说了自己不得已的苦衷,然后结清工钱,洒泪而别。最后车行老板找了说和人,带重礼亲自拜会了‘红枪会’扛巴子,这事儿才下去了。”

        “那信和哥后来去哪了?”

        曹瑾言呷了一口茶,继续道:“当然是回了丹山,回来怕老人上火,没敢说明实情,只是说想回家单干,自己想弄一套车马家什跑单帮多挣点钱。我跟你爹与他脾气相投,他只对我们说了实话,其实他当时也确实想在就近跑单帮算了,只揽往西跑的活儿。如果真是这样,他经过上次的事情,能煞煞性子,后面的日子应该就能安安稳稳走下去了。可是老天爷不是这么安排的。凌家庄吃水路饭的凌向东跟信和要好,听说他回家了前来看望,知道信和的情况后,说凭信和的一身本事,由他引荐去高密潘龙王处,潘龙王有钱有势,最是爱惜人材,到那里一定能有个好前程。

        说起这个潘龙王,在潍水一带赫赫有名,原籍昌邑白塔堡,原名潘启山,世代经商,据说年轻时得高人指点,说他是一条混江龙,命中主水,得水则兴,离水则衰,于是改名潘江龙,从家里要了本钱,来到高密潍水东岸旗杆堡另立门户,以水运起家,经过二十多年经营,从南边的景芝镇一直到海边的围子镇,只要是靠水吃水的买卖,象水运、打渔、水禽、芦苇、晒盐,他都是大股东。因为为人豪爽大气,权谋机变,在潍水水面上说一不二,所以得了个潘龙王的绰号,又因为这个名号实在太响,他的真名反而少有人知。

        凌向东把信和带到潘龙王面前,三言两语交谈过,试了试水性,大为满意,当即就把信和编到了黑鲨队,就是老百姓俗话说的水鬼,专门干水底的活计,平日里月钱高高的,然后大活儿时另有优赏。头一年的冬天,信和就露了脸:做成了冬捕布网的引线。”

        “什么叫引线?”

        “说的是每年交九以后,水面封冻,照例要进行冬捕,其中一项最重要的作业就是布网前在冰面找好位置,在相距几十丈的地方凿两个窟窿,由一名水鬼钻入一个窟窿牵着纲绳的一头从冰面下潜游至另一个窟窿再钻出来,水鬼就相当于穿针引线的针,所以这个活儿叫引线。引线不仅要求水性好,而且人要阳气足、火力旺,出了窟窿赶紧喝下事先配好的掺了砒霜的烧酒,然后赤身在火边上烤,直到浑身出了红斑,汗出透了,再穿衣,才不伤害身体。”

        “这个活儿不是一般人能干的,真是大活儿。”曹信玖赞叹道。

        “按照潘龙王的旧例,每次引线之前,由账房端过装满现大洋的笸箩,引线的水鬼伸出一只手,能抓多少算多少,无论最后是否引线成功,抓到的大洋都是你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