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宛城夜
大汉荆州北方的南阳郡,西、北、东三面环山,土地肥沃。昔日楚文王制霸汉水流域灭吕、申二国,设宛邑,正应《说文》所解“宛,屈草自履也,四方高而中央下”。楚国以此作为问鼎中原之资。南阳郡内有一条平缓的河流,从新野一直流向襄阳,汇入汉水。这条河叫做淯水。
王莽伪新的地黄四年(公元23年),西汉皇族刘玄便是从淯水南岸筑坛登基,建元更始,掀起了恢复汉王室统治的起义,史称刘玄为更始帝。同年六月,起义军攻下了淯水北岸的宛城,更始帝入城为都。九月,王莽被杀,伪新灭亡。
160年后,即,光和七年(公元184年)。黄巾大起,张曼成、赵弘、韩忠、孙夏等人为首的黄巾军与朱儁所率领的官军对宛城展开了反复争夺。朱儁用尽攻城野战的手段,战果辉煌。可黄巾贼首似乎杀之不尽,朝廷又催之甚急,朱儁便起了杀心。宛城盘踞的十万黄巾叛军,不论战与降,皆斩杀之。于是,城破之日,尸盈道路,血流成河。其后十余年间,宛城这座城市,几乎失去了人气,变得萧条与悲凉,无人问津。
直到建安元年(公元196年)的冬天,宛城迎来了新主人。
“贾公。”
新主人张绣,对着陪他视察城墙防务的贾诩,欲言又止。
“少将军,有话请讲吧。”
贾诩抚摸着残破衰败的城砖,虽然他背对着张绣但却听出了张绣那复杂的心境。可是张绣沉默了,他真的不知道该从何说起。
“那老夫替您讲吧。”
贾诩只是稍稍一用力,一块土城砖就碎了,他边拍拍手上的灰,边缓缓道:
“少将军想问的是,背负了有仇不报的恶名,为口饭吃就投奔仇雠,这值得吗?少将军想问的是,堂堂凉州张家军,如今沦为荆州的看门人,图的又是什么?”
张绣叹了口气,垂下了脑袋。
“少将军啊。杀一人而平天下,你愿做吗?屈一人而活万千,你觉得值不值得?”
张绣抬起了头,再次看向贾诩,贾诩也在注视着他。
“你不投刘表,无非只有两条路,一条是返回三辅,一条是继续侵略荆州。返回三辅,那里正闹饥荒,而且还有战争。继续侵略荆州,少将军又还剩多少军粮?张家军数万众,如今被饥饿与战争折磨得还剩下多少,少将军心中还算不分明吗?”
张绣心情好像好受些了。
“虽然这宛城破败,但是这片土地也算肥沃,张家军也算有了栖身之所。至于所谓‘看门’之说,少将军笑笑便好,地是我们,认识我们的,待元气恢复,想不想看这个门,还不是少将军说了算?”
贾诩将两只冻红的手藏进了衣袖。嘿嘿一笑。
“如果有将军不服,少将军完全可以把此事推于老夫,毕竟投奔刘表是老夫加入张家军的条件。哈哈,有事冲老夫来嘛。”
张绣心中涌上一股暖流。算起来想当年他叔父张济在世时就曾称道,除了董公,贾诩当为凉州众将智者之首,因此也曾介绍张绣到贾诩军中为佐官。张济死后,张绣自知无法带领这支残败弱旅,因此才迫切请“隐居”在段煨领地的贾诩出山。如今看来,这是十分明智的决定。
“师傅,如果没有您,学生恐怕早就落草为寇,成丧家之犬。张家军也是因您周旋,刘表才会给我们安身之所。请师傅放心,我们绝非不知好歹之人。如果有人胆敢忘恩负义,我张绣定不留他!不过学生愁的是这座荒城。现在,北有曹操,南有刘表,西有李傕,东有袁术,可谓群狼环饲,我们如何才能有所作为?”
贾诩憨笑,白气袅袅。
“少将军不必担心,可以换个思路去想。如今三辅饥荒难民流离,司隶遭受白波匈奴洗劫,曹操与袁术在豫州酣斗方休,刘表一心巩固荆州,此时不正是少将军养精蓄锐重整旗鼓的良机吗?广纳三辅流民,效法曹操许下屯田,作为荆州门户,利用地利,礼贤下士,巩固城防。未来,不论天下大势如何,谁人敢忽视我们的存在?届时,一方攻我,多方援我,谁能奈少将军如何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