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于太保-第4/4页

加入书签
        不过心里面也老鼻子后悔了,这陛下怎么那么机敏,于谦一有反常,立马想到了自己的身上。

        这,这不就是第二次了吗?

        难道要死了。

        不过又再一次的出乎张保的意料。

        “起来吧,朕确实年幼,你有些担忧也是忠心,但朕辨别忠奸的本事还是有的,这次朕不怪你,但你要答应朕,以后朕让你给于太保说的,你便传过去,若是不让你说的,你一个字都不能吐露,不然,你我二人的主仆情谊也就一刀两断了。”

        刚刚站起身的张保,闻言心中一震,

        主仆情谊,一刀两断。

        这可能是对自己最大的惩罚了吧。

        “奴婢知道,奴婢下次再也不敢了。”

        朱见深点头应是,而后闭上了眼睛,想着于谦为何有那么大的变化。

        思来想去。

        只能是自己的想法太过狭隘。

        于谦何许人也。

        十七岁的于谦写下,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也是他的人生信条,他无私的家国情怀。

        二十一岁中举,担任都察院山西道监察御史。

        二十三岁之时,宣宗皇帝朱瞻基平定当朝皇叔,相当朱棣第二的朱高煦叛乱,而负责监察记录罪行的御史就是于谦。

        三十岁巡抚江西,不畏宁王强权,为了百姓于宁王相争,在江西百姓的心中获得于青天的称号,获得宣宗皇帝赏识。

        三十一岁时,加封兵部右侍郎,巡抚山西河南,在任期间,兢兢业业,为百姓办事,在任期间,曾数次开仓放粮,赈济生活困难的百姓,又在开封治理黄河水患,为两岸百姓营造安详的生存家园。

        他在此任呆了整整十五年。

        “于谦所至问民疾,百弊咸饬。”

        这种所作所为得到了杨士奇的赏识,而后在去世之前,将于谦调入了京师中,担任兵部左侍郎。

        最后的故事,就是人生的高光时刻,北京保卫战。

        君为轻,社稷为重的理念是他一生的追求。

        朱见深想了许久,决定要找个机会好好跟自己的老师聊一聊,因为他仰慕敬佩于谦,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

        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