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2130年的地球(2)

加入书签


那么,同样也在变“绿”的南亚地区呢?

        为什么同样都在变“绿”,中国变绿就能被全球认可,而南亚变绿却引发了学界的巨大担忧呢?

        那是因为,南亚变“绿”的手段是不断砍伐原始森林,转而增加农田耕种面积以增产增收粮食作物的结果。呵呵,看到没有?同样都是绿,但是绿的手段完全背道而驰。

        诚然,当作为全球第二大粮仓的北美大陆大幅度减产粮食作物以后,全球存量人口的粮食需求就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窟窿,而这个增补供给的压力就压在了全球第一大粮仓中国和第三大粮仓南亚的肩膀上。

        但中国是在保持原有耕地面积不变的前提下,以提高科学技术手段增产增收每亩产量,以此扛住了北美减产的过半供给量,不至于让地球人类引发饥荒。

        而剩下的粮食作物的增产增收任务自然就落在东南亚和南亚地区肩上,而南亚也用自己的办法做到了,也养活了不少地球人。取而代之的就是南亚也变绿了,而其中80以上的变绿面积就来自不断的侵占森林面积以扩大农业种植面积。

        所以,南亚地球的变“绿”与中国的变“绿”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异。

        那么,科学家又担心些什么呢?

        原因,无他。

        由于南亚地区无节制的砍伐森林开垦农田,这就导致南亚次大陆的气候发生了显著变化,洪涝和干旱轮番肆掠,恶劣的气候条件反噬掉农田的几率明显提升了。

        这,就导致新开垦的土地变瘦,利用率也大幅度的降低了。

        这,就得不偿失了不是吗?

        但是根据生态学家的预测,在全球范围内类似南亚地区这样的变绿趋势还将会不断持续下去。

        那是因为,病毒消退以后,地球上每天都有大量的新生儿出生,每天都有大量的存量人口需要张口果腹,这就意味着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地球人类将不断增加对农业的扩展需求。

        没错。

        这场不知因何而起、也不知因何而退的病毒入侵地球上百余年以后,直到在二十二世纪初才慢慢消退。但是在病毒消退后,地球人口存量很快就出现了报复性反弹的高增长,达到了人类历史的最高峰值。

        要知道,在14世纪的黑死病和欧洲大饥荒时期地球人口只剩下37的亿存量。但就是这37亿的存量人口在二十世纪末就已经增长到了60亿,在二十一世纪初就飙升到了80亿。

        然后二十一世纪的地球人口存量就一直在100亿的规模上下浮动,但在病毒完全消退以后的二十二世纪初,地球人类存量就以100亿为基数报复性的高速增长,并快速向150亿的人口总存量迈进。

        呵呵,150亿的人口总存量是一个什么概念?

        悉知,明确表明要把全球人口存量控制在5亿以内的那块石碑,也就是由6块巨石组成的、而且还是用12种语言镌刻的那块新人类文明的石碑,现如今还坐落在北纬34度13分、西经82度53分的乔治亚州埃尔伯特的山顶上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