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黄武二年之后,孙权下令建造武昌开始,短短数年的发展。
武昌的经济确实发展了上去,虽然此时没有经济的概念。
虽然武昌人口才不到十万,但是相对而言,同大城市相比,也多了几分自在和新颖。
再加上孙登的计划,很多新奇的事物,第一时间会出现在武昌城里,然后扩散到建业。
吴蜀结盟,大开贸易之门,借助长江水道的便利,武昌作为航道的中心,更是蓬勃发展,飞速前进。
荆州之地,只要襄阳、江陵、武昌,三地存在,互成犄角之势,就可保荆州无忧。
同时,因为整个江夏郡都在东吴的掌控范围内,武昌外无险患,有天时(国都),有地利(长江航道),有人和(开发的政策)。
武昌安能不兴?还没有什么保守势力,相较于建业。
不过历史上种种原因,孙权放弃了武昌作为国都,而是迁回建业了。
到最后,哪怕是想要迁回武昌,东吴的“百姓”也不愿意,甚至说出“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
不过武昌确实不适合作为当时东吴的国都。
毕竟江陵一破,武昌近在眼前,而且世家的根基在吴郡,又不在武昌。
陆逊死后,世家更是没有权柄控制武昌了。
此时的武昌,是天下风云之地,每时每刻不在兴工动土。
可以说,此时的东吴有两个贸易区域重心。
一块是建业和吴郡区域,也就是后世的苏锡常加南京,至于南哥不好意思和海哥一样,没出生呐!(还没有冲击出来)
最主要的是东吴同海外的贸易,早在数年前,孙权就发现海贸的收益越来越多,成为了东吴政权的一个支柱。
第二个区域就是江陵——武昌经济开发区了。
尤其是吴蜀结盟,双方大规模的贸易促进了武昌地区的经济发展,江汉平原又提供了充足的粮草如何不好?
当然,这可能和东吴有潜力的地盘就这两个。
到了明清时期,江汉平原加上吴中平原,可以说天下最富庶的地方。
“湖广熟,天下足!”江汉平原。
“苏湖熟,天下足!”吴中平原。
懂了吗?不开发后世已经证明的好地方,去费劲开发两广地区?
你要知道,这是在东汉末年,三国时期!
长沙都是因为湘水才能划入荆州的。
豫章郡?就是江西,后世环江西经济圈的中心,千百年历朝历代的地图划分都没变过的地方,开发?开发个鬼!
老福?后世满清被迫开放了五个通商口岸,老福占了两,结果呐!(海、广、宁、厦、福)
三国时代开发老福?如果能做到的话,孙权去湾湾也不至于从东海出发啊!绕路一大圈才到湾湾。
所以,孙登才会坚持打下襄阳,可以最大程度的开发江汉平原。
没有襄阳,开发个鬼,人家动不动就打过来了。
襄阳,只有在南北对峙的时候,才能体会到重要性,不然武昌的地位是要高于襄阳的。
长江航道,就是一条天然的黄金水道。
想要以南御北,想要在三国时期,以南伐北,只能开发这两个地区。
至于一些小说中写到,三国时期开发广州,甚至开发交州河内三角洲的,笑死了。
真不如开发江汉平原和吴中平原。
事半功倍,不比事倍功半好吗?
再说了,你就是把广州把河内三角洲开发好了,想要战争的时候,粮食和士兵怎么过去。
没有高速公路,没有铁路,全是山,走水路?航线过程可能超过万里。
得不偿失,得不偿失!
眼把前摆着的大西瓜不要,非得去捡芝麻?
你用十年的功夫开发两广地区和交州的河内三角洲。
孙登用十年的时间开发江汉平原。
看看谁最后的效果好,这很明显比不了好吧!
对于华夏偏远地区,最好还是羁縻政策比较好,尤其是三国时期,没有铁路,没有机枪,你拿什么控制万里远的地区?
大唐盛极一时,号称西去长安万里,皆是唐土,灭东西突厥,何其强盛?
可是巅峰面积维持了有五十年吗?
你传一道命令,光是赶路的时间就要三个月,你还能干什么?那是你统治的地盘吗?
哪怕是后世的华夏,青藏疆,加起来能和南方的一个省比吗?甚至沦落到跟昆山和江阴比!
无论人口还是经济,恐怕都不行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武昌的经济确实发展了上去,虽然此时没有经济的概念。
虽然武昌人口才不到十万,但是相对而言,同大城市相比,也多了几分自在和新颖。
再加上孙登的计划,很多新奇的事物,第一时间会出现在武昌城里,然后扩散到建业。
吴蜀结盟,大开贸易之门,借助长江水道的便利,武昌作为航道的中心,更是蓬勃发展,飞速前进。
荆州之地,只要襄阳、江陵、武昌,三地存在,互成犄角之势,就可保荆州无忧。
同时,因为整个江夏郡都在东吴的掌控范围内,武昌外无险患,有天时(国都),有地利(长江航道),有人和(开发的政策)。
武昌安能不兴?还没有什么保守势力,相较于建业。
不过历史上种种原因,孙权放弃了武昌作为国都,而是迁回建业了。
到最后,哪怕是想要迁回武昌,东吴的“百姓”也不愿意,甚至说出“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
不过武昌确实不适合作为当时东吴的国都。
毕竟江陵一破,武昌近在眼前,而且世家的根基在吴郡,又不在武昌。
陆逊死后,世家更是没有权柄控制武昌了。
此时的武昌,是天下风云之地,每时每刻不在兴工动土。
可以说,此时的东吴有两个贸易区域重心。
一块是建业和吴郡区域,也就是后世的苏锡常加南京,至于南哥不好意思和海哥一样,没出生呐!(还没有冲击出来)
最主要的是东吴同海外的贸易,早在数年前,孙权就发现海贸的收益越来越多,成为了东吴政权的一个支柱。
第二个区域就是江陵——武昌经济开发区了。
尤其是吴蜀结盟,双方大规模的贸易促进了武昌地区的经济发展,江汉平原又提供了充足的粮草如何不好?
当然,这可能和东吴有潜力的地盘就这两个。
到了明清时期,江汉平原加上吴中平原,可以说天下最富庶的地方。
“湖广熟,天下足!”江汉平原。
“苏湖熟,天下足!”吴中平原。
懂了吗?不开发后世已经证明的好地方,去费劲开发两广地区?
你要知道,这是在东汉末年,三国时期!
长沙都是因为湘水才能划入荆州的。
豫章郡?就是江西,后世环江西经济圈的中心,千百年历朝历代的地图划分都没变过的地方,开发?开发个鬼!
老福?后世满清被迫开放了五个通商口岸,老福占了两,结果呐!(海、广、宁、厦、福)
三国时代开发老福?如果能做到的话,孙权去湾湾也不至于从东海出发啊!绕路一大圈才到湾湾。
所以,孙登才会坚持打下襄阳,可以最大程度的开发江汉平原。
没有襄阳,开发个鬼,人家动不动就打过来了。
襄阳,只有在南北对峙的时候,才能体会到重要性,不然武昌的地位是要高于襄阳的。
长江航道,就是一条天然的黄金水道。
想要以南御北,想要在三国时期,以南伐北,只能开发这两个地区。
至于一些小说中写到,三国时期开发广州,甚至开发交州河内三角洲的,笑死了。
真不如开发江汉平原和吴中平原。
事半功倍,不比事倍功半好吗?
再说了,你就是把广州把河内三角洲开发好了,想要战争的时候,粮食和士兵怎么过去。
没有高速公路,没有铁路,全是山,走水路?航线过程可能超过万里。
得不偿失,得不偿失!
眼把前摆着的大西瓜不要,非得去捡芝麻?
你用十年的功夫开发两广地区和交州的河内三角洲。
孙登用十年的时间开发江汉平原。
看看谁最后的效果好,这很明显比不了好吧!
对于华夏偏远地区,最好还是羁縻政策比较好,尤其是三国时期,没有铁路,没有机枪,你拿什么控制万里远的地区?
大唐盛极一时,号称西去长安万里,皆是唐土,灭东西突厥,何其强盛?
可是巅峰面积维持了有五十年吗?
你传一道命令,光是赶路的时间就要三个月,你还能干什么?那是你统治的地盘吗?
哪怕是后世的华夏,青藏疆,加起来能和南方的一个省比吗?甚至沦落到跟昆山和江阴比!
无论人口还是经济,恐怕都不行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