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张温使蜀

加入书签


曹丕很快,就派使臣前来与孙权结盟,不过孙权将使臣晾在一边,没有同意。

随后,曹魏使臣又请求,用金银等交换,曹魏征南大将军夏侯尚。

孙权没有同意,张昭劝阻道:“不如借此机会,与曹魏交好,同时可以获得金千斤,两全其美。”

孙权则说“如今,已经决定与蜀盟好,又怎么能再此同魏结盟呐?况且,魏吴之间,必定还有一战,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三分之局,魏是大敌。”

张昭无语,只能微微而退。

孙权在邓芝回蜀后,派张温去出使蜀汉。

孙权对张温说:“您本不宜远出,只是担心诸葛亮不了解我所以与曹操往来的用意,故委屈您出行。如果山越祸患全部消除,我们便会对曹丕大举进攻。作使者的道理,即接受命令但不接受言辞。”

张温回答说:“我在国内没有作过亲信大臣的谋划,出行外交没有独自应对的才能,恐怕没有张孟播扬国家声誉的能力,又无子产阐述事理的功效。

然而诸葛亮见识深彻,精于谋划,必定了解您的神明思虑和屈伸权宜之计,加上朝廷天降恩惠,推测诸葛亮之心,一定不会有什么猜疑。”张温很有自信。

张温字惠恕,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期吴国官吏。少修节操,容貌奇伟。孙权召拜议郎、选曹尚书,徙太子太傅。出身江南四大姓之一吴郡张氏。

黄武三年(224),张温以辅义中郎将身份出使蜀汉。

……

蜀汉,成都。

张温带着礼物,以及相关的人员等,终于来到了蜀汉的京城。

还没有到门口,就看到有大批的人马,早就在城门之外,亲自迎接张温。

张温本来也觉得没什么,可是再看过去,发现高高举起的旗帜上,赫然写着“诸葛”二字。

张温明白,这是蜀汉的丞相,诸葛亮亲自来迎接他了。

张温不敢怠慢,直接走下马车,仔细一看,前方有许多人在等待自己。

为首者,正是蜀汉丞相,诸葛亮。

“先生可是张温张惠恕,亮在此恭候多时了,早就听闻先生在东吴,就有无人可及之名号,今日一见,果然不凡!”诸葛亮显然是早就知道张温什么时候回到成都,今日特意出门来迎接张温。

“丞相是大汉支柱,今日亲自来迎接温,温倍感荣幸之至!”张温不敢托大,急忙回应。

诸葛亮轻摇羽扇,“先生远道而来,一路风尘,必然疲惫不已,亮早已为先生及麾下准备好,佳肴美酒,就请先生赴宴了。”

“丞相如此款待,温也只能却之不恭了。”张温点了点头,就跟随诸葛亮以及蜀汉群臣去赴宴了。

诸葛亮并没有过多同张温交谈,反而是简单的聊了聊,就请张温休息去了。

张温本来一路就风尘仆仆的,吃饱了喝足了,自然是回到诸葛亮准备的馆驿内,好好休息。

在馆驿内,张温暗暗点头:诸葛亮不愧是蜀汉丞相,言语不多,却字字珠玑,不愧是大汉曹休。

虽然只和张温说了几句话,就给张温带来了如沐春风之觉,真是一代人杰啊!

又过几日,张温这才见到诸葛亮,并且将孙权的想法尽皆告诉诸葛亮。

“丞相,我主吴王,自然也想要与大汉结盟,不过怕邓芝不能说清心意,特地拍我而来,另有亲笔书信送与丞相。”张温随即将孙权亲笔书信送与诸葛亮。

诸葛亮看到书信,眉头一动又松开。

“这东吴的纸张发展的倒是迅速,用此确实可以加快效率,远比竹简强啊!”诸葛亮暗想。

其实东吴的纸张也有早就有一部分,卖到了蜀汉,诸葛亮自然也知道,虽然通过与东吴的贸易,普通的纸张也可以轻松获得,但是顶级的纸张,却也千斤难求。

随着纸张的传播,技术也会发生扩散,尤其是孙登出征的时期,总有一些商人为了利益,不择手段,古往今来,莫不如是。

诸葛亮也花了一点代价搞到了最基本的纸张生产技术,然后也慢慢的改进蜀汉的行政与军用,不过毕竟夷陵之战后才一年多,普及还需时间。

如今的蜀汉倒是比曹魏先一步的获得了新纸张的技术,曹丕却也只能望而兴叹了。

不过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内容,对于内容来说,载体不重要。

诸葛亮一看,果然不出所料,信上确实写明了,吴蜀结盟,共同伐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