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糜芳:我愿降,愿降!-第2/3页

加入书签
吕蒙于是将大军开进江陵城内,果然有一支伏兵,吕蒙在江陵稳定下来后,才开始发布新得命令。

吕蒙到达江陵,把被囚的于禁释放,俘虏了关羽及其将士们的家属,对他们都给以抚慰。对军中下令:“不得骚扰百姓和向百姓索取财物。”

吕蒙帐下有一亲兵,与吕蒙是同郡人,从百姓家中拿了一个斗笠遮盖官府的铠甲;铠甲虽然是公物,吕蒙仍认为他是违反了军令,不能因为是同乡的缘故而破坏军法,便流着眼泪将这个亲兵处斩了。

于是全军震恐战惊,南郡因此道不拾遗,唐太宗,诸葛亮也不过如此吧!

吕蒙还在早晨和晚间派亲信去慰问和抚恤老人,询问他们生活有什么困难,给病人送去医药,对饥寒的人赐与衣服和粮食。关羽库存的财物、珍宝,全都被封闭起来,等候孙权前来处理。

同时,陆逊也有了很大的收获。

宜都太守樊友放弃宜都郡而走,各城的长官以及各部族的酋长都归降了陆逊。陆逊请求以金、银、铜制的官印授予刚刚归附的官吏,并进攻刘备的将领詹晏等人和世居秭归、拥兵自重的大姓,将其全部击溃,使他们归降,前后斩首、俘获以及招降数以万计。

孙权任命陆逊有右护军、镇西将军,进封为娄侯,率兵驻扎夷陵,守卫峡口。

当月,孙权就从建业顺江而下,来到江陵。

但是荆州的大部分文武都投降了孙权,只有潘濬称病不从。

潘濬,字承明。是蒋琬的表弟,潘濬为人聪察,对问有机理,拜大儒宋忠为师,得到“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赏识。不到三十,即被荆州牧刘表任命为江夏从事,因按杀贪污的沙羡长而闻名。

建安十六年(211年),被刘备任命为荆州治中从事,与守臣关羽不睦。

孙权亲自来见潘濬,发现潘承明趴在榻上,面容朝下,痛哭不已,孙权亲自劝说,孙权以观丁父、彭仲爽等俘虏出身的楚地先贤为例安慰潘濬,又派人以手巾帮他擦脸,潘濬才下地拜谢,并将荆州军事部署详细告诉孙权,被拜为辅军中郎将,并领兵。

并且亲口说出:“孤,不喜得荆州,喜得承明也!”

这个操作如何,和刘备收复益州的黄权想不想?

甚至就连之后的经历也有几分相似,黄权投降魏国,刘备没有祸及家人,反而把罪责归于自己,孙权也是如此。

潘濬的表哥蒋琬升任蜀汉大将军,有间谍谣传潘濬派遣密使联络蒋琬,打算投奔蜀汉。武陵太守卫旌上表告诉孙权,孙权说:“承明不会做这种事。”然后就把卫旌的官位给免了。

礼贤下士,谁又做不到呐?携民渡江,孙权不也是吗?

当然孙登死了之后的孙权,就不是吴大帝了,要知道,孙登死的时候,孙权已经60岁了!

孙权最看好的两个儿子,孙登、孙虑都死了。估计这之后孙权就开始无所谓了。

南郡自此开始渐渐平定,同时,关羽得知南郡失守后,立即向南回撤。

曹仁召集将领们商议,众人都说:“如今趁关羽身陷困境,内心恐惧,可派兵追击,将他擒获。”

赵俨说:“孙权侥幸乘关羽和我军鏖战之机,试图进攻关羽后路,又顾忌关羽率军回救,怕我军趁其双方疲劳时,从中取利,所以才言辞和顺地请求为我效力,不过是乘事机的变化观望胜败罢了。

如今关羽已势力孤单,正仓促奔走,我们更应让他继续生存,去危害孙权。如果对战败的关羽穷追不舍,孙权就将由防备关羽改为给我们制造祸患了。魏王必将对此深为忧虑。”于是,曹仁下令不要再穷追关羽。

曹操知道关羽退走,惟恐将领们追击他,果然迅速给曹仁下达命令,正如赵俨的判断。

这其中,恐怕也有曹操的考虑,第一点,曹操自然是希望关羽、孙权互相争斗,第二点,估计曹操也看出关羽命悬一线,故此放了关羽一手,没有前去追赶关羽。

同时曹操又把张辽调回合肥,防御孙权。

关羽真的还有机会,就是不要让使者和士卒相见,同时带兵撤往益州,这样最起码几万士卒还能带回一部分。

可惜,吕蒙的攻心太强大了。吕蒙从来都不是强于正面交战,而是攻心为上。

正是算准了,关羽的一切,所以结局早有注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